复制文本
下载此文档
加入vip,每篇下载不到2厘

2023中级注安冲刺考点速记手册《管理》,直接打印背诵!

VIP免费
3.0 2024-07-02 1 0 41.08MB 145 页 1库币 海报
投诉举报
教研组编著
安全工程师
安全生产管理
考点速记手册
1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考点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
1.安全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
)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确定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2.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和事故
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人身伤害
财产
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考点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海因里希法则、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1.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
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
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
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危险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承受程度。
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
风险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严重性的结合给出,
R=fFC
【理解为 R=F×C
R风险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可分人、机、环境、管理 4类风险。
3.海因里希法则
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 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
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 330 起意外事300 件未产生人员伤
害,29 件造成人员轻伤,1 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2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
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事故的后果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
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4.危险源
从安全生产角度解释,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
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
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
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
如,炸药、旋转的飞轮等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
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例如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
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
的控制措施,因此,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5.安全、本质安
(1)安全
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
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期间
(2)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
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人为失误也不会出现问题)
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
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机械故障也不会导致问题)
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3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其规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
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由于技术、
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追求的目标
第二节 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
【考点一】事故致因原理
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
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
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
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而把企业中的所谓事故
频发倾向者解雇。
频发倾向理论是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显然不符合现代事故致因理论的理念
2.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遗传及社会环境
(2)人的缺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事故
(5)伤害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
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过于绝对化和简单化,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3.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Frank Bird)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4
(1)控制不足-管理
(2)基本原因-起源论
(3)直接原因-征兆
(4)事故-接触
(5)受伤-损坏-损失
日本北川彻三作了一些修正,提出新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事故的基本原因应该包括
3 个方面
(1)管理原因。企业领导者不够重视安全,作业标准不明确,维修保养制度方面的缺陷,
人员安排不当,职工积极性不高等管理上的缺陷。
(2)学校教育原因。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的安全教育不充分
(3)社会或历史原因。社会安全观念落后,安全法规或安全管理、监督机构不完备等。
北川彻三认为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4 个方
(1)技术原因。机械、装置、建筑物等的设计、建造、维护等技术方面的缺陷
(2)教育原因。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及操作经验,不知道、轻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和安全
操作方法,或操作不熟练、习惯操作等。
(3)身体原因。身体状态不佳,如头痛、昏迷、癫痛等疾病,或近视、耳聋等生理缺陷,
或疲劳、睡眠不足等。
(4)精神原因。消极、抵触、不满等不良态度,焦躁、紧张、恐惧、偏激等精神不安定,
狭隘、顽固等不良性格,以及智力方面的障碍。
在上述的 4 种间接原因中,前面两种原因比较普遍,后面两种原因较少出现。
4.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概述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
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
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2)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伤害事故原因是
1)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
2)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
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常常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达及人
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5.事故防范对策
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出发,预防伤害事故就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
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 11 种: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例如,在容易发生触电的作业场所,用压缩空气动
力代替电力,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还有用水力采煤代替火药爆破等应该看到,绝对安
全的事物是没有的,以压缩空气做动力虽然避免了触电事故,但是压缩空气管路破裂脱落
5
的软管抽打等都带来了新的危害
(2)限制能量。即限制能量的大小和速度,规定安全极限量,在生产工艺中尽量采用低能
量的工艺或设备。这样即使发生了意外的能量释放,也不致发生严重伤害例如,利用低
电压设备防止电击,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以防止个别飞
石伤人等。
(3)防止能量蓄积。能量的大量蓄积会导致能量突然释放,因此,要及时泄放多余能量,
防止能量蓄积例如应用低高度位能,控制爆炸性气体浓度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
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等。
(4)控制能量释放。例如,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
(5)延缓释放能量。缓慢地释放能量可以降低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减轻能量对人体的
作用。 例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控制高压气体;采用全面崩落法管理煤巷顶板,控制地
压;用各种减振装置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人员受到伤害等。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例如,安全接地可以防止触电,在矿山探放水可以防止透水,
抽放煤体内瓦斯可以防止瓦斯蓄积爆炸等。
(7)设置屏蔽设施。屏蔽设施是一些防止人员与能量接触的物理实体,即狭义的屏蔽。屏
蔽设施可以被设置在能源上,如安装在机械转动部分外面的防护罩;也可以被设置在人员与
能源之间,如安全围栏等。人员佩戴的个体防护用品,可看做设置在人员身上的屏蔽设施。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在生产过程中有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能量相互作用引起事故的情况例如,一台吊车移动的机械能作用于化工装
置,使化工装置破裂,有毒物质泄漏,引起人员中毒。针对两种能量相互作用的情况,应该
考虑设置两组屏蔽设施:一组设置于两种能量之间,防止能量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组设置于能量与人之间,防止能量达及人体,如设置防火门、防火密闭等。
(9)提高防护标准。例如,采用双重绝缘工具防止高压电能触电事故,对瓦斯连续监测和
遥控遥测以及增强对伤害的抵抗能力,用耐高温、耐高寒、高强度材料制作个体防护用具等。
(10)改变工艺流程如改变不安全流程为安全流程,用无毒少毒物质代替剧毒有害物质等。
(11)修复或急救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做好紧急救护,进行自救
教育;限制灾害范围,防止事态扩大等。
6.轨迹交叉理论
(1)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
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共同作用)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
的地位
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
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2)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
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7.系统安全理论
(1)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
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
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
性,从而避免事故。
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
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做危险源来自某种危险源的
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叫做危险。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或环境因素,
而危险表征潜在的危险源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机会,可以用概率来衡量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
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
随着技术的进步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
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因此,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
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伤害和
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上
6
8.综合原因论
事故社会因素(基础原因)、管理因素(间接原因)生产中危险因素(事故隐患)(直
接原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
事故调查过程则与上述相反,为
事故现象→事故经过→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础原因
【考点二】安全原理
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
系统原理 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 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行为原则
预防原理 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
“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 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一)系统原理及原则
1.系统原理的含
管理系统具有 6 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
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
安全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
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
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
合原则。
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
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
7
(3)反馈原则。
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
馈。
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
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4)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
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
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
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二)人本原理及原则
1.人本原理的含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
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
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
实施。
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
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
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2)能级原则。
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
理的能级,就像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一样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
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
就是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
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剌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
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工作动力来
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例如,车间主任和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他们营造个人进取机会,大大激励了他们
的工作热情。
(4)行为原则。
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
向目标,目标完成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又产生新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实现新的目标。
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
8
(三)预防原理及原则
1.预防原理的含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
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以及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
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
工作
如爆炸事故,爆炸时伤亡人数、伤亡部位、被破坏的设备种类、爆炸程度以及事后是否有火
灾发生都是偶然的,无法预测的
(2)因果关系原则。
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
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己,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3)“3E”原则。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 4 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
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 4 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 3 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
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即所谓“3E”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于建设
项目。
(四)强制原理及原则
1.强制原理的含
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
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这就是安全
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
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
,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节 安全心理与行为
【考点一】人的行为模式
(一)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 H. J. Leavitt) 将人的生理学行为模式归纳为:
外部剌激→肌体感受(五感)→大脑判断(分析处理)→行为反应→目标的完成
9
从因果关系分析,外部剌激同行为反应之间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相同的刺激会引起不同的安全行为,如同样是听到危险信号,有的积极寻找原因、
排除险情、临危不惧,有的会逃离现场。
第二,相同的安全行为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剌激,如有的是领导重视安全工作,有的是有安
全意识,有的可能是迫于监察部门监督,有的可能是受教训于重大事故。
根据上述人的行为反应模式,可知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在人感知环境信息方面的差错;信息
激人脑,人脑处理信息并作出决策的差错;行为差错等方面。
(1)感知差错
(2)判断、决策差错
(3)行为差错
(二)社会学意义的行为模式
从人的社会属性角度分析,人的行为遵循的行为模式:
需要→心紧张或兴奋→动机→目导向→目行动→全行为→要满足紧张消除→
的需要
需要是一切行为的来源,人有安全的需要就会有安全的动机,从而就会在生产或行为的各
环节进行有效的安全行动。
因此,需要是推动人们进行安全活动的内部原动力。动机是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
头和想法,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动机与行为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
以下方面:
(1)同一动机可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3)合理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考点二】影响人行为的因素
影响人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性心理、社会心理、生理等,既有客观性因素,也有
主观性因素。
对于客观性因素,主要从遵从适应性原则,应用教育的方法来有效控制;而对于主观性因素,
需要通过管理监督自律、文化建设等方法来进行控制。在影响人行为的因素中个性
理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影响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
性倾向性两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
情绪等。
个性倾向性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即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程度,主要包括需要、动机、
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制约着所有的心理活动,表现出
个性的积极性
(一)个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1.性格与安全

标签: #管理

摘要:

教研组编著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1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速记手册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考点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1.安全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定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考点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海因里希法则、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1.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

展开>> 收起<<
2023中级注安冲刺考点速记手册《管理》,直接打印背诵!.pdf

共145页,预览14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66文库网--作为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一直注重给大家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让知识分享变得简单、有价值;海量文档供您查阅下载,让您的工作简单、轻松而高效! 1.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2. 66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广大用户、作者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对下载的任何内容负责。 3. 广大用户、作者上传的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4. 本站不保证、不承担下载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分类:行业资料 价格:1库币 属性:145 页 大小:41.08MB 格式:PDF 时间:2024-07-02
/ 14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