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文本
下载此文档
加入vip,每篇下载不到2厘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

VIP免费
3.0 2024-07-22 0 0 543.9KB 43 页 1库币 海报
投诉举报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
技术指南(试行)
2022 年 5 月
1

第一章 .............................................................................................................1
1.1 编制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编制依据 .........................................................................................................1
1.4 术语和定义 .....................................................................................................2
1.5 指导原则 .........................................................................................................3
1.6 组织编制单位 .................................................................................................4
第二章 工作内容及流程 .............................................................................................5
2.1 工作内容 .........................................................................................................5
2.2 工作流程 .........................................................................................................6
第三章 技术经济评估 .................................................................................................8
3.1 PRB 的类型 ....................................................................................................8
3.2 获取地块资料 .................................................................................................9
3.3 技术可行性分析 ...........................................................................................10
3.4 经济可行性分析 ...........................................................................................11
第四章 地块概念模型更新 .......................................................................................14
4.1 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14
4.2 地下水中污染物分布特征 ...........................................................................15
4.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16
第五章 反应介质选择 ...............................................................................................17
5.1 反应介质类型 ...............................................................................................17
5.2 反应介质的筛选 ...........................................................................................17
5.3 反应动力学和停留时间测定 .......................................................................18
5.4 反应介质的水力性质测定 ...........................................................................21
5.5 反应介质寿命评估 .......................................................................................22
第六章 工程设计 .......................................................................................................24
6.1 工程设计参数 ...............................................................................................24
6.2 工程设计关键步骤 .......................................................................................25
第七章 工程施工和运行状况监测 ...........................................................................29
7.1 施工总体要求 ...............................................................................................29
7.2 施工方法 .......................................................................................................29
7.3 运行状况监测 ...............................................................................................30
2
7.4 运行维护与应急 ...........................................................................................33
第八章 效果评估和后期环境监管 ...........................................................................35
8.1 效果评估 .......................................................................................................35
8.2 后期环境监管 ...............................................................................................36
第九章 工程关闭 .......................................................................................................37
9.1 关闭条件 .......................................................................................................37
9.2 关闭方案 .......................................................................................................37
附录 A PRB 技术可行性分析方法...........................................................................38
附录 B PRB 技术常用的施工方法...........................................................................39
1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
第一章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的意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指导和规范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
在地下水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标准,编制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
南)。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筛选、工程建设与运行管
理,可作为技术方案制定、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状况监测、
果评估、后期环境监管和工程关闭的参考依据。
本指南内容包括开展可渗透反应格栅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
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等。
1.3 编制依据
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 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2
HJ 25.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 25.4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25.5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 25.6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HJ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2050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DZ/T 0282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环办土壤函2019
770 号)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可渗透反应格栅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
在受污染地下水流经的途径上建造由反应介质组成的格栅,
通过反应介质的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
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常见的 PRB 类型有连续型、漏斗—导水门
型和注入式反应带等。
2)反应介质(Reactive Material
指填充在 PRB 中可通过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和生物降
解等作用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反应材料。
3)反应容量(Capacity of Reactive Material
3
指单位质量的反应介质能去除的污染物的量。
4)地下水污染羽(Groundwater Contaminant Plume
污染物随地下水移动从污染源向周边移动和扩散时所形成
的污染区域。
5)地块概念模型(Conceptual Site Model
用文字、图、表等方式综合描述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
染物迁移途径、人体或生态受体接触污染介质的过程和接触方式
等。
6)反应半衰期(Half Life
污染物在反应介质中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7)停留时间(Residence Time
污染地下水与反应介质作用的平均时间。
8)柱实验(Column Treatability Tests
在反应柱内,设置不同的地下水流动条件和污染物浓度,
展污染物与不同反应介质作用的模拟试验,以评估反应介质去除
污染物的作用与效果。
9)截获区(Capture Zone
指地下水形成稳定流场后,能够流经 PRB 的地下水区域。
1.5 指导原则
1)规范性原则:根据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法律法规要
求,采用程序化、系统化的方式规范 PRB 的反应介质选择、工
程设计、工程施工、运行状况监测、效果评估、后期环境监管、
4
工程关闭等过程,保证 PRB 工作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可行性原则:根据污染地块的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程
度和范围、受体与周边环境情况,通过实验室小试、现场中试、
模拟分析等确定关键设计参数,确保 PRB 工程切实可行。
3)安全性原则:PRB 工程设计及施工时,要确保工程实
施安全,应防止对施工人员、周边人群健康和生态受体产生危害。
1.6 组织编制单位
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组织,生态环境部土壤
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华中农业大
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起草编制。
5
第二章 工作内容及流程
2.1 工作内容
2.1.1 技术经济评估
获取污染地块的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资料,综合
判断污染地块现有资料是否满足开展 PRB 技术经济评估要求。
结合污染物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工程施工条件,进行技术可行
性分析;通过施工前费用、材料和施工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等分
析经济可行性。通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评估 PRB 技术工
程应用的适宜性。
2.1.2 地块概念模型更新
对地块概念模型进行更新,完整的概念模型应包含地块地质
及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中污染物分布特征、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描述等。
2.1.3 反应介质选择
反应介质应具有反应高效性、导水适宜性、安全稳定性和经
济可行性。通过初步筛选、批实验筛选和柱实验筛选确定反应介
质;通过柱实验确定反应动力学、停留时间、水力性质等参数,
评估反应介质的性能与寿命。
2.1.4 工程设计
根据地块污染特征、水文地质特征、修复和风险管控目标,
结合反应介质选择结果,开展 PRB 的工程设计,确定 PRB 的类
6
型、位置和尺寸、监测井的数量和位置等。PRB 工程设计的关键
步骤包括地下水数值模拟、反应格栅厚度设计和地球化学特征评
估等。
2.1.5 工程施工和运行状况监测
PRB 的工程施工包括反应格栅开挖、反应介质充填和隔水墙
施工等。PRB 运行状况监测包括污染物、水力性能评估和地球化
学特征监测。
2.1.6 效果评估和后期环境监管
效果评估按照 HJ 25.5 HJ 25.6 的要求,在工程设施完工 1
年内,在 PRB 上游、下游以及可能涉及的二次污染区域布设监
测点,判断工程性能和水质指标是否达到评估标准。效果评估完
成后,开展后期环境监管。
2.1.7 工程关闭
PRB 上、下游污染物浓度达到修复和风险管控目标,或
者改用其他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不再采用 PRB或者工程达到
使用寿命时,可考虑关闭 PRB 系统,制定关闭方案。
2.2 工作流程
PRB 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技术经济评估、地块概念模型更新、
反应介质选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运行状况监测、效果评估
和后期环境监管、工程关闭等步骤。具体工作流程见图 2-1
7
开始
技术是否适
地块概念模型更新
工程设计
工程施工和运行状况监测
效果评估和后期环境监管
工程关闭
结束
按照HJ 25.6筛选
其他适宜技
是否有适宜的反应
2-1 工作流程图

标签: #技术

摘要: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e 1目  次 第一章总则.............................................................................................................11.1编制目的.........................................................................................................11.2适用范围................................

展开>> 收起<<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pdf

共43页,预览4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66文库网--作为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一直注重给大家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让知识分享变得简单、有价值;海量文档供您查阅下载,让您的工作简单、轻松而高效! 1.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2. 66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广大用户、作者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对下载的任何内容负责。 3. 广大用户、作者上传的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4. 本站不保证、不承担下载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分类:教学课件 价格:1库币 属性:43 页 大小:543.9KB 格式:PDF 时间:2024-07-22
/ 4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