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文本
下载此文档
加入vip,每篇下载不到2厘

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空气应急监测工作规程2022年6月

VIP免费
3.0 2024-07-22 1 0 940.13KB 9 页 1库币 海报
投诉举报
2
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空气应急监测工作规程
为有效应对火灾、爆炸、泄漏等引发的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空
气污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准确掌握事发地
周边及附近敏感点空气污染状况为目标,按照快速及时、准确可靠、
数据说话、支撑决策的原则,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因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危险化
学品、危险废物等,以及意外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引
发的重特大火灾、爆炸、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的空气应急监测。
不适用于涉及军事设施、核设施等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
一、应急监测工作组织
突发环境事件空气应急监测坚持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属地管
理的原则。
事发地生态环境监测部门接到事件通知后,应第一时间启动应
急监测预案,组织人员、调集应急监测设备赶赴现场开展应急监测,
并将监测结果上报本级生态环境部门和上级生态环境监测部门。
根据事件响程环境预案
求,由本(或上级人民政或生环境部门成立应急织指挥机
构,并以本级上级态环境监测部门为要力量组建应急监组。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统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事发
地预判应急监测任务难以独立承担时,应及时报告省级生态环境部
3
门,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监测力量支援。
生态环境部指导督促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应急监测,根据需
要安排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参与应急监测工作,必要时调集相关生态
环境监测部门或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人员、物资、设备进行支援。
二、应急监测方案制定
(一)点位布设原则
点位布设参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
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执行,以掌握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及扩散趋势为重点,研判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厂界或事故
点周边及扩散影响区域合理布设监测或采样点位,判断污染团位置,
掌握污染物浓度及扩散趋势,研判应急处置效果,为人员疏散等应
急决策提供支撑。
事故初期,为摸清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和削减规律,以事故点为
中心,在厂界或事故点周边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布设点位,原则上按
照 500 米1000 米2000 米3000 米5000 米形布
位;无明显主导风向,以敏感点所在方向为重点按圆形布设点位。
有敏,在点内按 5001000 米隔增测点
在事故点上风向布设对照点位。点位布设示意图如附图 1 所示。
确定特征污染物扩散趋势后,重点围绕敏感点布设点位,并根
据风向变化及时调整。点位布设应充分考虑交通状况、气象条件和
人员安全。
(二)监测频次的确定
监测频次以掌握特征污染物扩散特点、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为
4
目的。原则上,事故初期每 1~2 小时监测 1 次;确定特征污染物扩
散趋势后,重点围绕敏感点每 1~2 小时监测 1 次;事故现场无明火、
浓烟、异味,受影响人员无明显不良反应等情况时,每天监测 1~3
次,或根据应急组织指挥机构部署确定监测频次;各点位应同步开
展监测。
(三)人员配置要求
1.现场监测原则上,每个监测点位配备 2~3 组现场监测人员,
每组 2~3 人,24 小时轮流值班。
2.样品运输根据现场需要,每个监测点位配备 2~3 组送样人
员,每组 2~3 人,24 小时轮流值班。
3.验室根据监测项目配备分析人员,原则上,每个项
目配备 2~3 组人员,根据前处理复杂程度每组配备 2~3 人,24 小
时轮流值班。多项目同时测定的可酌情减少分析人员。
4.备 23 组 23
人,分别负责方案编制、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报告编制等。若事
故除涉及空气外,还涉及水质等其他环境要素,报告编制人员可综
合考虑,合理配备。
注意事项:人员不足时可以协调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进行补充;
对于交通不便的采样点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采样人员及样
品运输车辆,确保采样人员及车辆安全;各点位的采样工作应同步
开展;采样人员应拍照记录采样点位经纬度位置、采样时间和周边
情况等,并在现场如实规范完成采样记录。
5
(四)防护及保
应急监测人员及监测设备需做好安全防护,确保监测人员安全
和设备安全;监测人员应做好防毒、防爆等安全防护措施。应做好
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监测试剂、车辆以及应急监测人员的基本
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三、应急监测技术要求
(一)应急监测方法的选用
突发环境事件空气应急监测应以现场监测为主。特别是应急监
测初始阶段为确保快速、及时、准确掌握污染情况和污染团移动情
况,应优先选择便携式、直读式等现场快速监测方法,以及空气走
航监测和无人机巡航监测。当现场监测方法不能准确测定污染物浓
度或无法准确定性或定量分析时,为精准掌握污染物浓度,研判污
染物扩散态势,应选择实验室手工监测或其他高精度监测方法,样
品采集要求及采样量根据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确定。
建议参照《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方法选用指南》选用合适的监测
方法。
注意事项:采用便携式仪器现场快速监测、空气走航监测、无
人机巡航监测、实验室手工监测等多种监测方法时,需开展方法比
对,确保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测定结果变化趋势应保持一致。当测
定结果偏差过大或变化趋势不一致时,确因便携式、直读式等现场
快速监测方法导致数据偏差过大的,以标准方法或实验室手工监测
方法为准。
6
(二)应急监测仪器的选用
现场监测仪器装备的选用应以便携式、直读式、多参数的现场
监测仪器为主,要求能够通过定性半定量的监测结果对污染物进行
快速鉴别、筛查及监测。有条件的可使用空气应急监测车、空气走
航监测车和无人机等设备。便携式仪器适用于厂界或事故周边及敏
感点现场快速监测;空气走航监测车适用于具备交通条件的厂界或
事故周边及敏感点的走航监测;无人机适用于事故现场大范围的立
体监测。
可参照《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指南》选择合适的应急监
测设备。
注意事项:各类应急监测仪器要加强检定和校准工作,做好日
常维护。可参考《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仪器核查检查规程编制指南(试
行)》进行检定、校准、核查、检查,保证应急监测仪器性能正常。
各类应急监测仪器需提前做好适用性评估,做好防爆处理,避免出
现因监测仪器导致的二次危险危害发生。
(三)污染物筛查的要求
发生火灾、爆炸、未知气体泄漏时,可对气态污染物中无机和
有机污染物分别进行筛查以确定特征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筛查,可
结合现场刺激性气味、颜色等特点综合研判,利用电化学传感器、
检测管等筛查;有机污染物筛查,可监测非甲烷总烃或总挥发性有
机物,再利用便携式气质联用仪等筛查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其中,
化工企业等火灾、爆炸时,可结合行业、工艺特点和主要产品、中
间产品、原辅材料、环评报告等研判可能出现的特征污染物。
7
发生已知气体泄漏时,按照具体泄漏物质及可能的次生产物确
定特征污染物。
特征污染物,一般是指事件中排放量较大或超标倍数较高、对
人体健康及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可表征事态发展的污染物。特
征污染物的筛查,建议相关领域专家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四)应急监测报告的编制要
应急监测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主要污染物、厂界或事故周边及
敏感点污染物浓度、污染程度、污染范围、污染扩散情况等,分析
研判污染扩散趋势和对敏感点的影响。
报告中的数据表征应包括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变化趋势图(同一
时间不同点位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变化趋势)和时间变化趋势图(同
一点位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趋势图中应显示污染物的标准
限值。趋势图一般以折线图表示,每个趋势图中可包括一条或多条
折线。
监测结果的评价,敏感点优先执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无地方
环境质量标准的,可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或《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附录 D。前述标准未涵盖
的项目,可参考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
等。其他项目评价可参考上风向或背景点浓度。厂界或事故点周边
优先执行污染物排放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无相关前述标准的,
可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及《恶臭污染物排
放标准》(GB 14554)。前述标准未涵盖的污染物,评价可参考上风
向或背景点。涉及人员疏散等应急决策时,可参考《化工企业定量
8
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附录 H。
四、应急监测终止
当事件条件已经排除、最近一次应急监测方案中全部监测点位
特征污染物的连续 3 次以上监测结果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所造成
的危害基本消除时,由应急监测组向应急组织指挥机构提出应急监
测终止建议,应急组织指挥机构确定是否终止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终止后,可参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开展后续监测。
附图 1: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附图 2: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空气应急监测工作流程
9
附图 1. 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10
附图 2. 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空气应急监测工作流程图
摘要:

—2—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空气应急监测工作规程为有效应对火灾、爆炸、泄漏等引发的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空气污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准确掌握事发地周边及附近敏感点空气污染状况为目标,按照快速及时、准确可靠、数据说话、支撑决策的原则,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因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以及意外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引发的重特大火灾、爆炸、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的空气应急监测。不适用于涉及军事设施、核设施等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一、应急监测工作组织突发环境事件空气应急监测坚持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属地管理的原则。事发地生态环境监测部门接到事件通知后,应...

展开>> 收起<<
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空气应急监测工作规程2022年6月.pdf

共9页,预览9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66文库网--作为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一直注重给大家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让知识分享变得简单、有价值;海量文档供您查阅下载,让您的工作简单、轻松而高效! 1.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2. 66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广大用户、作者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对下载的任何内容负责。 3. 广大用户、作者上传的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4. 本站不保证、不承担下载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分类:教学课件 价格:1库币 属性:9 页 大小:940.13KB 格式:PDF 时间:2024-07-22
/ 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