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文本
下载此文档
加入vip,每篇下载不到2厘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VIP免费
3.0 2024-07-24 1 0 67KB 16 页 1库币 海报
投诉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19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
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
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
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
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年3月11日
目次
1总则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3接收天线
2.4前端
2.5干线传输
2.6分配网络
2.7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
2.8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10供电
3系统的工程施工
3.1一般规定
3.2接收天线
3.3前端机房
3.4干线架设
3.5支线和用户线
3.6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
3.7系统的调测
4系统的工程验收
4.1一般规定
4.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4.3系统质量的测试
4.4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4.5验收文件
附录A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附录B常用测试表格
附录C系统的工程验收证书
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1总则
1.0.1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
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
验收:
1.0.2.1射频同轴电缆。
1.0.2.2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
求。
1.0.4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
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
2.1.2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以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于100
VHFUHF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
,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频传输方式。
2.1.3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确定,前端宜设
覆盖区域,当接收信号于57μ地前端等措施。
2.1.4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
2.1.5设、部件及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部门测试定。
2.1.5.2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外观应一
2.1.5.3选用的设和部件的输、输出标称、电缆的标称阻抗均应为75 Ω
2.1.6系统设施工作的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寒冷区室外工作的设施:-40~
其它区室外工作的设施:-10~
室内工作的设施:-5~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2.1系统采用无干线系统、前端系统、有中前端系统、地前端系统种基本模式,
并宜符合下列要求:
2.2.1.1无干线系统模式规模不需传输干线,由前端用户分配网络(图2.
2.1-1)。
2.2.1.2前端系统模式是典型的电缆传输分配系统,由前端、干线、支线及用户分配网组
(图2.2.1-2)。
2.2.1.3有中前端的系统模式规模,除具有本地前端外,各分
本地前端用干线线接,各中线
支线和用户分配网络(图2.2.13)。
2.2.1.4有地前端的系统模式,本地前端信号源,应信号源附地前
干线收到的信号送至本地前端(图2.2.1-4)。
: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2.2系统载噪比扰调制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2.2.3各种系统模式的前端、干线和分配部分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2.2.3.1无干线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符合表2.2.3-1的规定。
2.2.3.2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根据干线的衰耗值A(B),按表2.2.3
-2的规定选取。
2.2.3.3具有中前端和地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符合表2.2.3-3的规定。
2.2.4载噪比扰调制B)数按下列
2.2.5系统输出宜符合下列要求:
2.2.5.1频系统取70±μ
2.2.5.2采用频传输的系统取64±μ
较高楼层可提高,以避免同频干扰。
2.2.6系统输出的设计
2.2.6的规定。
2.3接收天线
2.3.1接收天线安装置在较高处接收电波传输方
向上阻挡物周围金属构件,并应远离公路、电气化铁
线以及工业干扰等干扰源。
2.3.2接收天线安装的信号根据测试和主观视听效果综合确定。实际
,宜选择不少于3个有性的测试在每个测试点上,应测试所有频道(频率)的信号
频)的干扰强。对新建建天线安装的信号强,根据理
并按主观视实际测试结果来确定。采用模测定。
2.3.3接收天线和天线放大器应按下列要求选用:
2.3.3.1接收一个电视频道信号,应采用一应频道的接收天线。电视
广播信号源于同一方共用一副宽天线。接收到的一个频道的信号质量应系统
前端对信号质量的要求。
2.3.3.2当接收信号射波较多或较大时,使用通天线不能保证前端对输
信号的质量要求,高增益天线、加装低噪声线放大器或特殊型式的天线。
2.3.4接收天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2.3.4.1天线与天线(架)应能承受设计规定的风荷载冰荷载
2.3.4.2天线与天线(架)应具有防抗盐雾抗硫化物腐蚀能力金属构
面必须镀锌或涂
2.3.4.3天线在竖杆(架)能转动便
2.3.4.4天线、(架)、线与支、附件应组装方便可靠
2.3.5安装外的天线电端、阻抗匹天线避雷放大器等应具有
的防措施。
2.3.6接收天线的安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2.3.6.1采用线(架)的安装方式线不得位于接收信号的传播路径上
2.3.6.2(架)和抛物面天线的安装应按生产厂提供的资料和要求设计。
2.3.6.3天线放大器应安装在竖杆(架)。天线前端的线采用的同轴电缆
其长度不得大于20不得靠近前端输出和干线输出电缆。
2.3.6.4天线的水平或垂直间距不较长天线的工作波2,
于1
2.3.6.5最低层天线与支承物顶面间距不工作波
2.4前端
2.4.1各频道天线前端的应按下式计
2.4.2前端输出电的设计应按下列
2.4.2.1采用频道放大器前端:
2.4.2.2采用宽带放大器前端:
2.4.3具有自办节目的前端,采用视频设噪比不于45B。
2.4.4采用频道传输的前端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2.4.4.1应具有60频信号
2.4.4.2频率偏移在甚高于20kHz
2.4.4.3图像伴音功应为10~20
2.5干线传输
2.5.1干线放大器最低值应按下式计
2.5.2干线放大器下输出电最高值应按下式计
2.5.3干线放大器在和输出电的设计,应按下列
2.5.3.1设有自调节(AC)的干线系统:
2.5.3.2调节(AC)的干线系统:
2.5.4干线传输部分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5.4.1当干线衰耗不大于88手动增益放大器
2.5.4.2当干线衰耗大于88于220采用自动增益调节(AGC)干
线放大器
2.5.4.3当干线衰耗超过220采用自调节干线放大器
2.5.4.4当传输干线中供分配,宜采用放大器或向耦
2.6分配网络
2.6.1分分配网络部分的扰调制的指标,宜分配网络部分的放大器
和各延长放大器上均等分配。
2.6.2放大器最大输出电的设计应按下式计
2.6.3延长放大器最大输出电的设计应按下式计
2.6.4分配网络宜采用分配-分支分支-分支方式。
2.6.5分配一个分支的主输出必须终接75 Ω
2.7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
2.7.1有自办节目的前端,应设置单独的前端机房。播出节目,前端机房
的使用面积宜为20播出节目,机房加10
2.7.2具有自制节目的有线电视置演应的技术用房。设计
宜符合下列要求:
2.7.2.1幕高度宜为3.0~4.5
2.7.2.2室内噪声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有线广播录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
要求》附录A评价线的规定,并应25。
2.7.2.3混响时间为0.35~0.80
2.7.2.4室内温度夏季不高于28℃;冬季不低于18
2.7.2.5室演区照度不低于500lx;色温为3200
2.8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2.8.1系统中所用部件应具射和电屏蔽外信用的部件
良好的防、防和防措施。盐雾硫化物污染区使用的部件,尚应具有抗腐蚀能力
2.8.2部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8.2.1部件及附件的安装应、安全并便于测试、检修
2.8.2.2应避免部件安装湿
2.8.2.3在室内安装系统输出沿距离高度应为0.3
2.8.3前端设应组装在结构良好的标准架中。部件和设备在立
便于组装、换。架中应留有不少个频道部件的空余位置面离
距不于0.8
2.8.4前端机房和距不于1.2
或其它主要通道于1.5次要通道于0.8
2.8.5前端机房的电缆敷设宜采用地对改建工程或不宜设的机房,
采用电缆电缆架,并于机架方。采用电缆架敷设,应按分出线顺序排线
电缆列端图。
2.8.6电缆(光缆)线路路由设计,应使线路安全可靠便测,并应使
线路避所,其它管线等障碍叉跨越
2.8.7外线路敷设方式宜符合下列要求:
2.8.7.1当用户的和数量比较定,要求电缆线路安全采用电缆敷设方
式。
2.8.7.2当有用的管道采用管道电缆敷设方式,不得与电电缆共管敷设。
2.8.7.3对下列采用架电缆敷设方式:
(1)宜采用管道电缆敷设方式
(2)用户的和数量变动较大
(3)有用的架通信、电
2.8.7.4当有建筑物可,前端输出干线、支线和户线的沿线,宜采用电缆敷
设方式。
2.8.8电缆与明线线路共线最小间距应符合表2.8.8的规定。
2.8.9电缆外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业通信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8.10电缆在室内敷设,宜符合下列规定:
2.8.10.1要求的已建建筑物内采用管敷设方式。对无
的已建建筑物可采用线明敷方式。
2.8.10.2不得将电缆与电线同线、同出线安装。
2.8.10.3明敷的电缆与明敷的电线间距不于0.3
2.8.11分配放大器分支在楼内要安装,应采
取防措施,面不于2
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9.1系统的防雷设计应有防应雷和雷电波的措施。
2.9.2接收天线的(架)应装设避雷能满足对天线设施的保护。当安
独立的避雷,避雷与天线最小水平间距
2.9.3和接收天线的竖杆均可靠的接地。当建已有防雷接地系统,避雷
和天线的接地应与建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地筑物门的防雷接地
门的接地装接地装下线宜采用同的方距离沿
筑物引;其接地电阻不于4 Ω
2.9.4沿线(架)下的同轴电缆应采用电缆单屏蔽电缆穿管敷设。
屏蔽电缆的外层或金属管应与
2.9.5设天线附的天线放大器,当采用单独的电源线,电源线应穿金属
设,并严禁明敷。
2.9.6进前端的天线线应加装避雷保护
2.9.7市线端和架电缆线路中的管道应接地。的架
线路分支引上杆于1安装干线放大器,以及线线路
5~10根电电缆外层屏蔽接地。
2.9.8外线路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的有关规
定。
2.9.9系统设及用户设供电源的外电线路,自筑物时采取的防雷电波
侵入的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
2.9.10电缆进筑物时在靠近电缆进的地方,应电缆的外屏蔽层接地,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9.10.1架引入时在入设避雷,并应电缆外体接到电
的接地装置上
2.9.10.2进空金属管道,应与接地装置相连
2.9.10.3电缆引入时与接地装置相连
2.9.11系统接地装金属管道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不相连时
距离不于3
2.9.12不得直敷设电缆,应沿墙降防雷保护,并
妨碍车辆;其线应作接地
2.9.13当天线(架)的高度超过且高筑物构筑物或处线面时
应设置高空障碍灯,并应(架)
2.9.14系统的安全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0~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
缆分配系统》中有关安全要求的规定。
2.10供电
2.10.1的系统,前端机房宜采用50、220V单相交电源,并应有
的供电路。
2.10.2设的系统宜采用50Hz、380220电源,并应总配电
引入独立的供电
2.10.3光与技术设的供电,应分路,并应采用应的防干扰措施。
2.10.4前端机房和供电电动超过+~-10围时,应设电源
2.10.5干线放大器的供电应采用线电的方式,电源入器宜设置在桥放大器处
线路与电缆同,供电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并应架电缆的方,与
电缆的距离于0.6
3系统的工程施工
3.1一般规定
3.1.1系统的工程施工应以设计图据,并应的规定。
3.1.2系统的工程施工应具下列条件:
3.1.2.1施工单位必须执有系统的工程施工执
3.1.2.2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全,并已会审批准。施工人熟悉有关图解工程
、施工方、工要求、施工质量标准等。
3.1.2.3施工所器材等应能满足连施工和施工的要求。
3.1.2.4新建建系统的工程施工,应与建施工调进行
线管、支件,预留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5施工区域内保证施工用电。
3.1.3系统的工程施工前,应对下列进行调
3.1.3.1施工区域内
3.1.3.2使用道路及用道路(包括横跨道路)的
3.1.3.3架设的路及自立杆杆
3.1.3.4敷设管道电缆和电缆的路由状和预留管道的,以及各管道作出路由标
3.1.3.5施工现施工的各种
3.1.4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部件和设进行下列
3.1.4.1按进行、分
3.1.4.2各种部件、设的规格、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1.4.3外观应无变形、
3.1.4.4有源部件应通电
3.2接收天线
3.2.1接收天线应按设计要求组装,并应线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合收
测和观,确定天线的线
3.2.2竖杆拉线筑物连不得将拉线
应使各根线受力均
3.2.3天线阻抗匹线、天线放大器连,并应有措施。
3.3前端机房
3.3.1前端设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3.1.1按机房图进行设机架与
3.3.1.2机架和应进行垂直度,并一端按进行。个机架并
不得大。机架平面上,并与基准线
差不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隔而排一列的设后偏差不
3.3.1.3机架和竖直平
3.3.1.4机架部件安装应牢固;固定用的螺丝垫片弹簧垫片
按要求装上不得
3.3.2机房电缆的布,应符合下列要求:
3.3.2.1当采用地,电缆由机架。布的电缆应顺着
按电缆的。电缆进出捆绑扎,并应
符合最小曲要求。
3.3.2.2当采用架,电缆放可不,并宜留有出线。电缆应由出线
机架引入;引入机架,应
3.3.2.3当采用电缆,电缆应由机架的电缆,应在每
的电缆内时在距mm处开
100~200mm空一次。
3.3.2.4当采用,电缆应不得使电缆结;在引入捆绑
3.3.3电缆的敷设端应留有量,并标显永久
3.3.4各种电缆的装设应按产品特性的要求,并应做到接良好牢固观。
3.3.5机房线的路由、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施工满足下列要求:
3.3.5.1接地线,并应无明显锤痕以及焊剂渣线应光
绝缘线的绝缘层不得龟裂
3.3.5.2接地线和电缆的外测。线
线与机架接应牢固
3.3.5.3线应采用螺丝线线
3.3.6电缆引入引在入口处要加装防。电缆向上引时,应在入口处
度不得小于电缆的。电缆沿墙,应设支撑物
撑物上;撑物间距可根据电缆的数量确定,不得大
3.3.7有光端机(发机、接收机)的机房中,端机的光缆应留10m余量。缆应
妥善放置
3.4干线架设
3.4.1架设架,应先电缆线用电缆挂钩把
线挂钩间距宜为0.5~0.6。根据条件,杆挡均应留出
3.4.2线,要防杆;在已架有电信、电线的
挂吊线,要防线
3.4.3架设电缆应先墙担线用电缆
电缆卡挂线
墙壁电缆沿墙角,应墙角角墙担
3.4.4电缆采用方式,使用具有装的的电缆,埋深不得小于0.8

标签: #技术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1994]19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

展开>> 收起<<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

共16页,预览1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66文库网--作为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一直注重给大家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让知识分享变得简单、有价值;海量文档供您查阅下载,让您的工作简单、轻松而高效! 1.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2. 66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广大用户、作者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对下载的任何内容负责。 3. 广大用户、作者上传的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4. 本站不保证、不承担下载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分类:行业资料 价格:1库币 属性:16 页 大小:67KB 格式:DOC 时间:2024-07-24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