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文本
下载此文档
加入vip,每篇下载不到2厘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3.0 2024-09-07 25 0 110.74KB 19 页 4库币 海报
投诉举报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第一章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概述................................................................................................... 2
1.1 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与依据............................................................................................. 2
1.1.1 编制目的.................................................................................................................... 2
1.1.2 编制依据.................................................................................................................... 2
1.1.3 适用范围.................................................................................................................... 3
1.1.4 适用对象.................................................................................................................... 3
第二章 地震灾害应急组织体系................................................................................................... 3
1.1.5 应急指挥机构............................................................................................................. 3
1.1.6 应急工作部门............................................................................................................. 4
1.1.7 应急指挥部职责......................................................................................................... 4
1.1.8 应急工作部门职责..................................................................................................... 4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与预警....................................................................................................... 5
1.1.9 地震监测.................................................................................................................... 5
1.1.10 地震预警系统........................................................................................................... 5
1.1.11 工程性防御措施....................................................................................................... 5
1.1.12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6
第四章 地震灾害应急响应........................................................................................................... 6
1.1.13 应急响应级别........................................................................................................... 6
1.1.14 启动程序.................................................................................................................. 7
1.1.15 信息与通信............................................................................................................... 7
1.1.16 应急队伍与物资....................................................................................................... 7
1.1.17 应急处置与救援....................................................................................................... 7
1.1.18 社会动员与宣传教育............................................................................................... 7
第五章 紧急救援与人员疏散....................................................................................................... 7
1.1.19 紧急救援组织架构................................................................................................... 8
1.1.20 紧急救援协调机制................................................................................................... 8
1.1.21 人员疏散原则........................................................................................................... 8
1.1.22 人员疏散措施........................................................................................................... 8
1.1.23 人员安置.................................................................................................................. 9
第六章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9
第七章 基础设施保障................................................................................................................ 10
1.1.24 概述........................................................................................................................ 10
1.1.25 保障措施................................................................................................................ 10
1.1.26 概述........................................................................................................................ 11
1.1.27 保障措施................................................................................................................ 11
1.1.28 概述........................................................................................................................ 11
1.1.29 保障措施................................................................................................................ 11
第八章 生活物资供应与保障..................................................................................................... 11
1.1.30 生活物资储备的重要性......................................................................................... 12
1.1.31 生活物资储备体系................................................................................................. 12
1.1.32 生活物资调度......................................................................................................... 12
1.1.33 生活物资发放原则................................................................................................. 12
1.1.34 生活物资发放程序................................................................................................. 12
1.1.35 生活物资管理......................................................................................................... 13
第九章 社会动员与志愿者管理................................................................................................. 13
1.1.36 社会动员的定义与意义......................................................................................... 13
1.1.37 社会动员机制的构成............................................................................................. 13
1.1.38 志愿者招募............................................................................................................. 14
1.1.39 志愿者培训............................................................................................................. 14
第十章 应急宣传与心理援助..................................................................................................... 14
1.1.40 宣传原则................................................................................................................ 14
1.1.41 宣传内容................................................................................................................ 14
1.1.42 宣传渠道................................................................................................................ 15
1.1.43 心理援助对象......................................................................................................... 15
1.1.44 心理援助措施......................................................................................................... 15
1.1.45 心理援助实施流程................................................................................................. 15
第十一章 地震灾害恢复与重建................................................................................................. 16
1.1.46 临时住房建设......................................................................................................... 16
1.1.47 临时基础设施......................................................................................................... 16
1.1.48 住房重建................................................................................................................ 17
1.1.49 基础设施重建......................................................................................................... 17
1.1.50 产业恢复与发展..................................................................................................... 18
第十二章 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演练............................................................................................. 18
1.1.51 修订时机................................................................................................................ 18
1.1.52 修订内容................................................................................................................ 18
1.1.53 修订程序................................................................................................................ 19
1.1.54 应急预案演练......................................................................................................... 19
1.1.55 应急预案评估......................................................................................................... 19
第一章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概述
1.1 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与依据
1.1.1 编制目的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旨在提高我国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保证地
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1.1.2 编制依据
(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保证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合规性。
(2) 国家应急预案框架:遵循《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等上级预案的总体要
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应急预案。
(3)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根据本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特点,充分考虑地震
发生的可能性、地震烈度、地震影响范围等因素,保证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
性。
第二节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与对象
1.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包括地震发生后的人员
搜救、医疗救物资保障、通保障、通信保障、生灾害防范与处置等各个方
1.1.4 适用对象
(1) 有关部门:责组织、协调、指挥本行内的地震灾害应
急救援工作。
(2 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应急预案的
相关规定,有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3) 社会各界力量:包括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地震灾害应急救援。
(4) 国内救援力量:在要时,与国际救援组织、友好国家和地区开展
合作,共应对地震灾害。
第二章 地震灾害应急组织体系
第一节 应急组织架构
1.1.5 应急指挥机构
地震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地震灾害应急组织体系的其主任务是
织、指挥和协调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指挥机构由以下部分组成:
(1) 应急指挥部: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
机构,由主责人担任指挥,相关部门责人担任成员。
(2) 分级指挥部:根据地震灾害的级别和影响范围,设立市分级
指挥部,分别责本行内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3) 现场指挥部:在地震灾害现场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现场应急
救援工作,灾害现场所在地的责人担任指挥
1.1.6 应急工作部门
应急工作部门应急指挥机构的行机构,责具体实施地震灾害应急救
援工作。应急工作部门包括以下部分:
(1) 地震责地震监测、预警和震后趋势判断应急指挥部提供
依据。
(2) 安、防部门:责震后现场的安全保卫、救和人员搜救等
工作。
(3) 卫生部门:责震后伤员救、卫生防疫和心理健康干预等工作。
(4) 民部门:灾群众的生活救助、灾后重建等工作。
(5) 通信部门:责保障震后通信通,应急救援工作提供通信保障。
(6) 通部门:责震后道路抢修、通管制和物资运输等工作。
(7) 建设部门:责震后房安全定、建筑垃圾清理等工作。
(8) 保部门:责震后环境监测、污染源排查理等工作。
第二节 应急职责分
1.1.7 应急指挥部职责
(1) 制定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演练。
(2) 发地震灾害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
(3) 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4) 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震情、灾情和应急救援情况。
(5) 下达应急救援指,调度应急资
(6) 组织震后恢复重建工作。
1.1.8 应急工作部门职责
(1) 地震责地震监测、预警和震后趋势判断
(2) 安、防部门:责震后现场安全保卫、救和人员搜救。
(3) 卫生部门:责震后伤员救、卫生防疫和心理健康干预。
(4) 民部门:灾群众生活救助、灾后重建。
(5) 通信部门:责保障震后通信通。
(6) 通部门:责震后道路抢修、通管制和物资运输
(7) 建设部门:责震后房安全定、建筑垃圾清理。
(8) 保部门:责震后环境监测、污染源排查理。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与预警
第一节 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
1.1.9 地震监测
地震监测地震预警和预防的基础,我国世界最大实时地震
地震测点、地震等设备,对地震活动行实时监测。这些监测设备能够
地震的传地震预警提供重要据。
(1) 地震测点
我国地震测点遍布全国,数量,实现了对地震活动的全方位监测。
些观测点用地震等设备,实时记录地震信息。
(2) 地震
地震仪是地震监测的关设备,能够精确地震的传速度、振幅
。地震为短周期地震长周期地震等,以满足不同监测求。
1.1.10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监测基础上,通速度原理,实
地震的预警。地震预警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1) 地震监测信息传
地震监测信息传输是将地震测点获取据实时传输至预警中心。输方
有有线无线输两种,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 地震预警中心
地震预警中心接收地震监测信息,行地震预警分,预警信息。预警
中心设有专门的预警分系统,能够别地震事件,并计算地震参数
(3) 预警信息发
预警信息发布是将地震预警中心的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信等
方式,迅速传达给公众。预警信息包括地震发生时、地点、震级等。
第二节 地震预防措施
1.1.11 工程性防御措施
(1) 震设防
建、建、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
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根据评
震设防要求。
(2) 加固
建成的建物、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采取必要的加固
措施,提高其抗震能
1.1.12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1) 宣传教育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众的防震减灾意使广大人民群众地震
应急知识
(2) 应急预案
制定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建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地震应急响
应能
(3) 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地震预警能地震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4) 社会力量参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震灾害预防工作,业、社会组织、众共
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第四章 地震灾害应急响应
第一节 应急响应级别与启动程序
1.1.13 应急响应级别
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级、级、级四级别,最高
级别。级别的分依据地震的震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因素
定。
1 级响应:震级大于 7.0 级,成 300 人或直接经济
损失超过 100 亿元
2 级响应:震级 5.06.9 级,成 100299 人或直接经
损失 10100 亿元
3 级响应:震级 4.04.9 级,成 1099 人或直接经济
损失 110 亿元
(4) 级响应:震级 4.0 级,成 10 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
失1亿元以下
1.1.14 启动程序
(1) 地震发生后,级地震部门迅速行震情会定地震级别和应
急响应级别。
(2) 级地震部门地震信息和应急响应级别报告本级。
(3) 本级根据地震信息和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 级迅速成应急指挥部,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地震灾害应急工作
第二节 应急响应措施
1.1.15 信息与通信
(1) 建地震信息收集总、报告和发制度,保证信息通。
(2) 现代通信技术,实地震信息的实时传和共
(3) 加强与上级和相关部门的信息通,掌握地震灾害动
1.1.16 应急队伍与物资
(1) 建地震灾害应急队伍,包括救援队伍、医疗救护队伍、防疫队伍等
(2) 要的救援设备、物资和药品,保证应急队伍命。
(3) 开展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能
1.1.17 应急处置与救援
(1) 时组织被困人员,救伤员,疏散转移受灾群众。
(2) 加强基础设施修,保障电力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行。
(3) 开展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情发生。
(4) 对灾地区行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1.1.18 社会动员与宣传教育
(1)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群众的作用,与地震灾害应急工作。
(2) 开展地震灾害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地震灾害防
范意
(3) 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群众科学应对地震的能
第五章 紧急救援与人员疏散
第一节 紧急救援组织与协调
1.1.19 紧急救援组织架构
紧急救援组织架构保证救援行动高效、有序行的基础。我国紧急救援组
织架构要包括以下几个层级:
(1) 国家层面:国家减灾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理总国家卫生
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
(2) 层面减灾员会、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卫生健康
门等。
(3) 层面减灾员会、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卫生健康
门等。
(4) 层面减灾员会、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卫生健康
门等。
1.1.20 紧急救援协调机制
紧急救援协调机制级相关部门和救援队伍在救援行动中协
合、信息共、资源整合的机制。以下为紧急救援协调机制的要内容:
(1) 建紧急救援指挥系统:保证救援指速传行。
(2 完善信息共机制:实级相关部门和救援队伍的信息实时
(3) 合救援资:合理调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提高救援效
(4) 动救援力量:充分发挥部门、业和民救援力量的作用,
第二节 人员疏散与安置
1.1.21 人员疏散原则
人员疏散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以下为人员疏散的要原则
(1) 安全优先:保证疏散程中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 有序行:合理规疏散路线避免拥挤踩踏
(3) 全民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人员疏散工作。
(4) 时安置:疏散人员提供临时住和生活保障。
1.1.22 人员疏散措施
(1) 制定疏散计划:根据灾害类型影响范围和人群特点,制定详细的疏
计划
(2) 建疏散指挥系统:保证疏散指速传行。
(3) 开展疏散演练:提高人民群众的疏散意和能
(4 加强疏散宣传:通过各种渠道,,提高人民群众的
我保护意
1.1.23 人员安置
(1) 临时住疏散人员提供安全、适的临时住
(2) 生活保障:保证疏散人员的基本生活求,包括饮食医疗、取暖
(3) 心理疏:对疏散人员行心理疏他们心理伤。
(4) 重建家:在灾害后,协助灾群众重建家,恢复正常生活。
第六章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第一节 医疗救护队伍与设备
乡镇卫生的防疫工作中,医疗救护队伍的建设和设备的节。
丰富xxx 担任,队
员包括各科室技术力强高的医疗、护理、检验电诊人员。这个队伍的成
旨在保证在发生突发共卫生应急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现场应急处
置。
队伍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材,包括限于急救药品生命支持设备
毒器具等,以满足各种紧急医疗救护求。这些设备和器材的定期检查
保证了其在紧急情况的可性和有效性。
对医疗救护人员的专业培训,通的培训和演练,提高
在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和救水平。过这队建设,我们形
一指挥、协调有效、紧合的医疗救护战斗团体。
第二节 卫生防疫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制疫情,我们采取了卫生防疫措施,保证
共卫生安全。
(1) 组织架构与制度:成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
管理和合协调工作。时建立了突发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值班
度,实行 24 值班制,保证对突发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的速响应。
(2) 培训与宣传教育:加强了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了多次
疫情培训,培训人次达到 xx 多人。培训内容涵盖疫情报告报告相关
,包括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和报告程序等。培训后测,医人员基本
握了突发共卫生事件报告的要求和时限。
(3) 预案修订与实施:时修订和完善了xx 院突发共卫生应急预案》
和专项预案,制定xx 院突发共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保证在
各种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4) 防疫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加强了对防疫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保证在
疫情发生时,能够时提供要的防护用药品
(5) 疫情监测与信息立了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对疫情信息
行实时监报告,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上述措施,我们为区内的民提供实的卫生防疫保障,
共卫生安全做出了积极
第七章 基础设施保障
第一节 通信保障
1.1.24 概述
通信保障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关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
对于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经立了网安全等级
保护制度,通制定统一的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对通信设施和
据资源进行分等级的安全保护。
1.1.25 保障措施
(1 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络覆盖范围,结构,
提高通信
(2 强网安全防护能立健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关
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水平。
(3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相关法律法规,通信保障的责
体和法律责
(4 加强网安全监管:对通信行业实施的监管,保证通信
行。
第二节 通保障
1.1.26 概述
通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对于协调发展、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但仍需进
加强交通保障能
1.1.27 保障措施
(1 完善交布局通基础设施,提高
便捷性。
(2) 提通建设加强交通工程管理,保证工程安全、
保。
(3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建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通安全水
平。

标签: #应急预案

摘要: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第一章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概述...................................................................................................21.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与依据.............................................................................................21.1.1编制目的...............................................................

展开>> 收起<<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doc

共19页,预览19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66文库网--作为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一直注重给大家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让知识分享变得简单、有价值;海量文档供您查阅下载,让您的工作简单、轻松而高效! 1.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2. 66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广大用户、作者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对下载的任何内容负责。 3. 广大用户、作者上传的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4. 本站不保证、不承担下载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分类:行业资料 价格:4库币 属性:19 页 大小:110.74KB 格式:DOC 时间:2024-09-07
/ 1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