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文本
下载此文档
加入vip,每篇下载不到2厘

HJ 1283-2023 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 生物堆

VIP免费
3.0 2024-06-05 0 0 1.4MB 20 页 1库币 海报
投诉举报
HJ 12832023
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 生物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Biopiling
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
2023-02-01 发布 2023-05-01 实施
生 态 环 境 部
HJ 12832023
i
目 次
前 言.....................................................................................................................................................................ii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1
3术语和定义.......................................................................................................................................................1
4污染物与污染负荷...........................................................................................................................................2
5总体要求...........................................................................................................................................................2
6工艺设计...........................................................................................................................................................3
7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6
8检测与过程控...............................................................................................................................................7
9主要辅助工程...................................................................................................................................................8
10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8
11 施工与调试..................................................................................................................................................... 9
12 运行与维.....................................................................................................................................................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生物堆堆体系统示意图...........................................................................................11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堆体底部防渗、渗滤液收集与抽气系统示意图.................................................. 12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堆体及设置在堆体内部的土壤气等监测系统示意图.......................................... 14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堆体顶部的进气、营养水分调配和覆盖系统示意图..........................................16
HJ 12832023
ii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污染
土壤生物堆修复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 A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
心、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
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23 21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23 5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HJ 12832023
1
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 生物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工程的污染物与污染负荷总体要求、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
和材料、检测与过程控制、主要辅助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施工与调试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工程的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T 20801.1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1部分:总则
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5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275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727 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5009 燃气工程项目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1部分:化学有害因
HJ 25.5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HJ 68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
HJ 2042 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JGJ 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生态环境部令 15 号)
3 术语和定义
HJ 68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HJ 12832023
2
3.1
污染土壤 contaminated soil
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达到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土壤。
3.2
生物堆 biopiling
将污染土壤挖出并堆积于建设了渗滤液收集系统的防渗区域供适量的水分和养分并采用强制
通风系统充氧气,用土壤氧微生的呼作用将有污染物转CO2和水,从去除污染
物的技术。
3.3
目标污染物 target contaminant
在地块环境中其数量或浓度已达到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实际或潜在不利影响的,需要进行修
复的关注污染物。
3.4
土壤气 soil gas
土壤孔隙中的气体和蒸气。
4 污染物与污染负荷
4.1 生物堆技术主要适用于修复土壤中石油烃等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4.2 拟采用生物堆技术修复的污染土壤,预处理后总石油烃(C6C40)浓度不宜超过 50000 mg/kg
重金属(铁、铝除外)总量不宜超过 2500 mg/kg
4.3 目标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和污染负荷可通过降解实验测定。
4.4 生物堆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主要包括:
a) 废气:主要来源于土壤预处理和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一般包括土壤中目标污染物及
其降解产物、其他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等;
b) 废水:主要来源于预处理工序产生的固体废物清洗废水和生物堆运行过程产生的渗滤液,污染
物一般包括土壤中目标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重金属、氨氮和总磷等;
c)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预处理工序产生的砖瓦、石块木块、铁块等一般固体废物。废气处理工
艺产生的饱和活性炭及其他固体废物应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
标准和鉴别方法等认定其属性。
5 总体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 修复工程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秉承绿色修复理念,避免能源浪费
5.1.2 修复工程建设及运行全过程应符合工艺设计与实施方案的要求。
5.1.3 修复后土壤中目标污染物含量应符合修复目标值要求。
5.1.4 修复工程应配套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以及废水废气收集、处理等二次污染防治设施及措施,
防止修复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二次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
行。
5.1.5 修复工程应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对污染物排放和周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测。
HJ 12832023
3
5.2 工程构成
5.2.1 生物堆修复工程包括:主体工程、二次污染防治设施、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等。典型生物堆修
复系统示意图参见附录 A
5.2.2 主体工程主要包括:土壤预处理系统、堆体系统等,其中堆体系统主要包括:
a 堆体底部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及抽气系统,示意图参见附B
b 生物堆堆体及设置在堆体内的土壤气监测系统,示意图参见附录 C
c 堆体顶部进气、营养水分调配和覆盖系统,示意图参见附录 D
5.2.3 二次污染防治设施主要包括:废气处理系统废水(渗滤液处理系统、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暂存场所等。
5.2.4 辅助工程主要包括:电气系统、自控系统、给排水系统、暖通系统及通信系统等。
5.2.5 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办公区、值班室、厂区围挡、道路等。
5.3 场址选择与总图布置
5.3.1 生物堆修复工程实施前,应按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对目标场址开展调查,确定是否符合工程
建设、环境保护及人居安全相关要求,具体调查内容一般包括:
a) 区域气象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量、主导风向等;
b) 拟选场址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c) 拟选场址用途(现状及规划);
d) 拟选场址周边敏感目标分布状况;
e) 交通条件;
f) 能源供应条件,包括燃气、电力供应等。
5.3.2 址选参照 GB 18599 场的规定执行总图置可GB 50187 要求实施
结合工艺特点和场地现状对主体工程二次污染防治设施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进行分区布置,主体工
程和辅助工程应衔接便利。
5.3.3 选址应充分考虑污染土壤的运输距离,尽量选择原地异位的处置方式
5.3.4 应综合考虑厂界内及周边敏感目标的分布,办公区应布置在主导上风向。主体工程应布置在主
导下风向且远离居住区等敏感目标,降低施工及运行过程的环境影响。
5.3.5 场地平面布置应遵从降低环境影响、方便施工及运行维护等原则,并按照消防要求预留消防通
道和安全保护距离。
6 工艺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修复工艺设计应遵循成熟可靠、经济适用、安全节能、操作简便的原则。
6.1.2 修复工艺设计参数及实施方案应根据土壤污染特征、修复工程量现场实施条件、修复目标值、
修复周期、能源供应条件等因素确定,必要时可开展小试或中试并根据其结果确定。
6.2 工艺流程
生物堆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工艺流程如图 1所示。
HJ 12832023
4
污染土壤 预处理 生物堆
废气
渗滤液
抽气
营养/水分补给
达标排放
达标排放
固体废物
外运处置
处置
图 1 生物堆修复污染土壤的工艺流程
6.3 工艺设计要求
6.3.1 预处理系
6.3.1.1 预处理系统包括筛分、破碎与混合调理等预处理设施以及废气收集处理设施。
6.3.1.2 预处理作业区应设置防扬尘与防雨等设施。目标污染物具有异味或挥发特性时,作业区应设
置在密闭负压大棚内,并配套相应的废气收集处理设施。
6.3.1.3 可使用筛分设备去除砖瓦、石块、木块、铁块等非土壤物质。
6.3.1.4 可采用破碎设备对大粒径土块进行破碎,常用设备包括锤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
机、复合破碎机等,破碎后的土块颗粒不宜大于 5 cm
6.3.1.5 水分、氮磷等营养物质、pH 值调节剂及功能微生物菌剂等调理剂宜以溶液形式通过喷洒方式
添加至破筛分的土壤,体调剂可过拌合方加。添土壤重量率宜控制10%
20%,微生物总数不宜低于 1000 CFU/g 土壤(干重)
6.3.1.6 可采用石灰提高土pH 值,采用硫酸铵、硫酸铝、亚硫酸铝降低土壤 pH 值,调理后 pH
宜控制在 69
6.3.1.7 可通过添加木屑秸秆、砂土或类似材料增加土壤孔隙度调理后土壤孔隙度不宜低于 25%
6.3.1.8 可采用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混合以提高均匀性,常用设备包括卧式搅拌器、立式搅拌机、行
星式搅拌器、拌合站等。
6.3.2 防渗及渗滤液收集系统
6.3.2.1 生物堆建设区域宜优先采用铺设防渗膜或地面硬化的方式进行防渗,也可采用夯实建设区域
土壤进行防渗
6.3.2.2 采用防渗膜进行防渗的,应在防渗膜上下各铺设一层非织造土工布保护层,防止防渗膜在施
工过程中被刺穿。
6.3.2.3 采用夯实土壤进行防渗的,施工前应通过现场实验确定压实方法、压实设备、压实次数等以
确保可达到设计要求。夯实后土壤厚度应大于 0.75 m,渗透系数应低于 1×10-5 cm/s
6.3.2.4 堆体底部宜根据渗滤液产生情况并结合区域降雨量等气象气候条件,设置渗滤液收集管。收
集管应布置于生物堆建设区地势最低处,一端安装过滤网后与砂砾石导气层连通,另一端通过阀门与渗
滤液储罐连接,定期开启阀门将堆体内的渗滤液导排至储罐,见附录 B中的图 B.1
6.3.3 抽气系统
6.3.3.1 抽气系统通常包括砂砾石导气层、抽气管网、抽气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等。
处置
清洗
HJ 12832023
5
6.3.3.2 抽气管网由抽气支管、抽气干管及阀门等管道连接件构成。应于堆体底部防渗层上铺设一层
20 cm30 cm 且均匀的砂砾石导气层作为抽气支管的安装层。砂砾石直径宜为 4 mm6 mm,不均
匀系数宜小于 2.5。导气层四周边界与堆体底部四周边界的间距不宜小于 3 m
6.3.3.3 抽气支管由未割缝的白管和割缝的筛管构成,割缝的筛管应安装在砂砾石导气层内,一端与
未割缝的白管连接,另一端用管堵密封,割缝的筛管缝宽宜为 0.5 mm1.0 mm。抽气支管间距可根据
土壤渗透性并结合现场实验确定,也可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一般控制在 2 m3 m
6.3.3.4 生物堆通气速率一般控制在每立方污染土每小时通气 0.5 m3,可根据土壤中污染物浓度、
透性以及运行过程中堆体内土壤气中氧气含量检测结果等实际情况调整,应确保堆体土壤气中氧气含
不低于 10%抽气支管直径根据抽气量确定,宜控制在 5 cm10 cm抽气支管的布置见附录 B中的
B.2、图 B.3
6.3.3.5 每根抽气支管上均应设置气量调节阀门与流量计,通过法兰等方式与抽气干管连接。抽气干
管通过法兰与抽气设备连接,抽气干管上宜设置气量调节阀门与流量自动计量装置。
6.3.3.6 抽气管网连接后应开展气密性测试,确保阀门、仪表与管道连接处以及支管与干管连接处的
气密性。
6.3.3.7 堆体内适宜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一般为 20 40 ℃,堆体温度不能满足微生物生长需求
时,可通过抽气系统充入加热空气对堆体进行升温,加热空气的温度范围可通过实验确定。
6.3.4 生物堆堆
6.3.4.1 单个生物堆堆体尺寸与建设规模应综合考虑总体修复土方量、项目工期、单批次土壤修复周
期、可用于建设堆体的厂区面积、共用设施(如道路、电力燃气抽气与水分营养调理系统等的一次
性投资等因素确定。
6.3.4.2 为保证工的可行通气效率个堆体宽不宜超过 10 m高度控制2 m3 m
堆体边坡坡度宜控制在 1:11:1.5 以保证稳定性,具体形状尺寸参见附录 C中的图 C.1
6.3.4.3 堆体与抽气系统的砂砾石导气层之间应设置一层土工布,防止土壤颗粒进入导气层堵塞抽气
支管。
6.3.4.4 堆体四周应利用自然地形,设置排水沟等导排系统,将降雨等地表径流及时导排后集中收集,
经检测合格后外排。如不具备自然导排条件,应设置提升井等导排设施。
6.3.5 土壤气监测系统
6.3.5.1 土壤气监测系统主要监测运行过程中堆体内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及目标污染物浓度。
6.3.5.2 土壤气监测点应设置在两根抽气支管距离中心线的垂直正上方且抽气过程中堆体内气体流动
较差的区域,相邻两个土壤气监测点水平向垂直距离宜为 4 m6 m,具体布置方式参见附C中的图
C.2
6.3.5.3 土壤气监测点距离堆体顶部不宜小于 1 m距离堆体底部不宜小于 0.3 m应对堆体不同深度
的土壤气进行监测,水平方向相邻两个土壤气监测点竖直方向的垂直距离不宜大1.2 m布置方式
见附录 C中的图 C.3
6.3.6 进气系统
6.3.6.1 生物堆堆体顶部应设置进气系统,主要由进气管构成。
6.3.6.2 进气管水平间距一般为 2 m3 m布置于气体流通薄弱区域,如堆体底部两根抽气支管距
中心线的垂直正上方及堆体角落等,以确保抽气作用下气流能在堆体内均匀分布。进气管插入堆体的深
度一般不小于 0.2 m,以能固定进气管为准,布置方式参见附D中的图 D.1、图 D.2
6.3.6.3 进气管顶部可连接三通等防雨装置,避免雨水直接通过进气管进入堆体,导致局部区域土壤
HJ 12832023
6
含水率增加而影响通气效果进气管与堆体顶部覆盖系统连接处宜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并确保连接处
的气密性,防止连接处形成气流优先通道影响通气效果。
6.3.7 营养水分调配系统
6.3.7.1 营养水分调配系统为循环管路,包括水泵、输送管道、滴灌投加管、调节阀等,具体布置方
式参见附录 D中的D.1、图 D.3
6.3.7.2 尿
CH4N2O)、硝酸钾(KNO3等,磷素包括磷酸二氢钾(KH2PO4营养元素应浓度适量、添加均
匀并满足堆体中微生物生长需求。
6.3.7.3 运行过程中堆体土壤的碳氮磷含量比值宜控制在 100:10:1100:10:0.5重量含水率宜控制在
10%20%
6.3.7.4 液体功能菌剂也可通过营养水分调配系统添加至堆体内
6.3.8 覆盖系统
6.3.8.1 堆体顶部进气和营养水分调配系统安装结束后,宜选用柔性防水膜对堆体进行整体覆盖。覆
盖前应平整堆顶,剔除尖锐物,防止覆盖膜被刺穿
6.3.8.2 覆盖膜应沿堆体侧面一直铺设至堆体底部,以实现对堆体的完全包裹覆盖。堆体底部四周应
设置沙袋等锚固设施对覆盖膜进行固定。
6.3.9 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6.3.9.1 预处理及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应根据目标污染物种类及浓度,选择活性炭吸附等适宜技
术达标处置。如设置多套抽气系统,各系统抽出废气可收集后合并处置。
6.3.9.2 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等废水,集中收集后宜优先通过营养水分调配系统进行回灌利用。
确需外排的,应设置废水处理系统,根据废水中目标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选择适当处理工艺进行达标处置。
6.3.9.3 运行过程中,应对各排放口和厂界周界进行定期监测,监测对象包括大气与废水,监测方法
和排放指标应满足 GB 16297GB 14554 GB 8978 的要求,有地方标准的还应满足地方标准的相关
要求。
6.3.9.4 预处理产生的砖瓦、石块、木块、铁块等固体废物应进行清洗,清洗后可按建筑垃圾处理处
置,清洗过程产生的废水应进行收集处理。
6.3.9.5 废气处理过程产生的废弃饱和活性炭及其他固体废物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的,其收集和处理
处置应满足 HJ 2042 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6.3.9.6 污染土壤在修复区域内的暂存和转运过程均应采取防止流失、遗洒或扬散的污染防治措施。
7 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
7.1 生物堆修复工程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水储罐渗滤液储罐、pH 调节药剂储罐、营养液储罐活性
炭罐、水泵、抽气泵与变频控制系统等;主要材料包括防渗膜、覆盖膜、管材等。
7.2 储罐材质应选择耐腐蚀、抗压效果好的惰性材料,容量及数量设置应充分考虑工程规模。
7.3 抽气泵等抽气设备应高效节能、运行安全、使用方便、易维护管理,其标况抽气量应不低于设计
抽气量的 130%,标况下的抽气负压应根据生物堆土壤渗透性选择,一般为-30 kPa-50 kPa
7.4 每个生物堆堆体宜配置一套抽气设备,有条件的项目可配置备用抽气设备。
7.5 当采用铺设防渗膜方式进行防渗时,防渗膜宜选用厚度不小于 1.5 mm 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
膜,覆盖膜宜选用厚度不小于 0.3 mm 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LLDPE),也可采用防渗性能和强度相
HJ 12832023
7
当的其他材料
7.6 所用道应采用耐蚀的惰性材,如聚氯乙PVC、纤增强复合材FRP)、锈钢
等。抽气泵、水泵、阀门等配件应满足相应防腐防爆要求。
8 检测与过程控
8.1 目标污染物检测
8.1.1 运行过程中,应定期对堆体开展土壤取样,监测目标污染物浓度、土壤含水率、微生物数量与
活性等参数。
8.1.2 土壤取样点应设置在生物堆体底部、垂向中间以及相邻抽气支管距离中心等修复薄弱区域。
8.1.3 堆体建成后运行启动前,应开展一次土壤取样检测,检测值作为修复初始浓度,运行过程中土
壤取样频率可根据土壤气监测过程中氧气及挥发性组分等指标的浓度变化规律确定;如开展了小试或中
试,也可参考实验过程污染物降解速率确定,一般不少于 1/季度。
8.1.4 土壤取样可采用手工土钻完成,每次对堆体开展取样后,如对堆体覆盖膜造成了破坏,应及时
修补,防止雨水渗漏至堆体内部。
8.2 工艺参数检测
8.2.1 运行过程中,应利用设置的土壤气监测系统,采用便携设备定期对堆体内湿度、温度、氧气、
二氧化碳挥发组分含量行检,确堆体内土中氧气含量不低10%测频率一
不低于 2/月,运行初期可适当增加监测频率,运行过程中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实时调整
8.2.2 目标污染物具有挥发特性时,可利用自动监测设备对进入处理设施前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浓
度进行监测,结合对应时段的抽气流量记录,判断污染物的去除速率和效果。
8.2.3 堆体规模较大、抽气支管较多时,可通过关闭不同区域抽气支管上的流量调节阀对堆体不同区
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监测。
8.2.4 应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优化抽气工况,保证生物堆高效稳定运行。
8.3 过程控制
8.3.1 控制系统可采用中控室集中控制系统或分站就地控制系统。
8.3.2 修复工程所有必备的环节宜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如抽气系统、营养及水分调配系统、废气处理
系统等。
8.3.3 自动控制系统应能够对各生产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进行监测和数据处理。
8.3.4 自动控制系统应设配电柜和控制柜,控制柜具备自动和手动互切换双回路控制系统,并具有自
动保护和声光报警功能。
8.3.5 可设计变频控制系统对抽气量进行精确调节,实现节能降耗。变频控制系统应至少预留一条控
制通道。
8.3.6 修复工程可根据需求,在水储罐、营养液储罐和渗滤液储罐内设置液位自动控制器,并有高/
低位接点输出,可自动及手动控制泵的启停。
8.3.7 采用加热系统调控堆体温度的,宜对堆体温度进行自动监测,以实现加热系统的自动控制。
8.3.8 自动控制室、计算机房等机械通风不能满足温度、湿度要求的场所,应设置空调等温湿度调节
装置。

标签: #技术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HJ1283—2023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生物堆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contaminatedsoilremediation—Biopiling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2023-02-01发布2023-05-01实施生态环境部 发 布HJ1283—2023i目次前言.........................................................................................................................

展开>> 收起<<
HJ 1283-2023 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 生物堆.pdf

共20页,预览2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66文库网--作为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一直注重给大家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让知识分享变得简单、有价值;海量文档供您查阅下载,让您的工作简单、轻松而高效! 1.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2. 66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广大用户、作者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对下载的任何内容负责。 3. 广大用户、作者上传的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4. 本站不保证、不承担下载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分类:法规文献 价格:1库币 属性:20 页 大小:1.4MB 格式:PDF 时间:2024-06-05
/ 2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