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文本
下载此文档
加入vip,每篇下载不到2厘

HJ1089-2020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VIP免费
3.0 2024-06-05 2 0 892.13KB 25 页 1库币 海报
投诉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10892020
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Guideline on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printing industry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20-01-08发布 2020-01-08实施
i
.................................................................................................................................................................. ii
1 适用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行业生产与污染物的产 .............................................................................................................................. 2
5 污染预防技术 .................................................................................................................................................. 3
6 污染治理技术 .................................................................................................................................................. 6
7 环境管理措施 .................................................................................................................................................. 9
8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 10
A (资料性附录) 印刷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 ......................................................................... 16
B (资料性附录 印刷工业含 VOCs 原辅材料的 VOCs 质量占比及特征污染物 ...................... 17
C (资料性附录 印刷生产 VOCs 产污环节及产生水平 .............................................................. 18
D (资料性附录) 印刷生产废气收集技术 ..................................................................................... 20
ii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等法律,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推动印刷工业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提出了印刷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科环境工程设计所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
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本标准生态环境2020 18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20 18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1
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印刷工业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本标准可作为印刷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
污许可管理和污染防治技术选择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HJ 944 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 总则(试行)
HJ 2026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27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AQ 427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5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令 39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3.1 印刷 printing
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根据印刷所用
印版类型可将印刷分为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包括树脂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和孔版印刷(主
要为网版印刷)
3.2 印刷工业 printing industry
GB/T 47542017中规定的书、报刊印刷C2311册印制C2312包装装潢及其他印C2319),
以及从事印刷复制及印前处理、制版,印后加工的装订、表面整饰及包装成型等生产活动的工业。
3.3 印刷油墨 printing ink
由着色剂、连结料、辅助剂等成分组成的分散体系,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着色的物质。
3.4 挥发性有机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在表征VOCs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TVOC
表示)、非甲烷总烃(以NMHC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
3.5 非甲烷总烃 non-methane hydrocarbonNMHC
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碳的质
量浓度计。
3.6 密闭 closed/close
污染物质不与环境空气接触,或通过密封材料、密封设备与环境空气隔离的状态或作业方式。
3.7 密闭空间 closed space
利用完整的围护结构将污染物质、作业场所等与周围空间阻隔所形成的封闭区域或封闭式建筑物。
该封闭区域或封闭式建筑物除人员、车辆、设备、物料进出时以及依法设立的排气筒、通风口外
窗及其他开口(孔)部位应随时保持关闭状态。
3.8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根据我国一定时期内环境需求和经济水平在污染防治过程中综合采用污染预防技术、污染治理技
术和环境管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规模应用的技术。
4 行业生产与污染物的产生
4.1 生产工艺
3
4.1.1 印刷生产一般包括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三个工艺过程。印前过程主要包括制版及印前处理(洗
罐、涂布等)等工序。印刷过程主要包括油墨调配和输送印刷、在机上光烘干等工序,以及橡皮
清洗和墨路清洗等配套工序。印后过程主要包括装订、表面整饰和包装成型工序。装订可分为精装、
装、骑马订装等;表面整饰工序包括覆膜、上光、烫箔、模切等;包装成型工序包胶粘剂及光油调
和输送、复合、烘干、糊盒、制袋、装裱、裁切等。印刷工艺流程见附录 A
4.1.2 印刷工业企业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纸张、纸板、塑料薄膜、铝箔、纺织物、金属板材、各
类容器、显影液、定影液,以及油墨、胶粘剂、稀释剂、清洗剂、润湿液、光油、涂料等含 VOCs 的材
料。VOCs 质量占比及特征污染物见附录 B
4.1.3 印刷工业企业生产所用能源主要包括电力、天然气等。
4.2 污染物的产生
4.2.1 印刷废气污染物包括 VOCs 及颗粒物等。VOCs 主要产生于含 VOCs 原辅材料的贮存、调配和
输送,以及印刷、润版烘干、清洗、上光、覆膜、复合、涂布等工序和含 VOCs 危险废物的贮存;其
中出版物、纸包装等的平版印刷工艺 VOCs 主要产生于润版和清洗工序料、纸包装等的凹版印刷工
VOCs 主要产生于印刷和复合工序。颗粒物主要产生于平版印刷的喷粉和装订裁切工序。VOCs 产污
环节与产生水平附录 C
4.2.2 印刷废水主要产生于平版制版的冲版、平版印刷的润版、制罐工艺的洗罐和水性油墨印刷的清
洗等工序,包括冲版废水润版废水铝罐清洗废水和印刷清洗废水等,主要污染物为酸类化学需氧
量(COD)、悬浮物(SS)、生化需氧量(BOD5等。
4.2.3 印刷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及废版等。印刷过程中产生的
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显影液、废定影液、废油墨、废清洗剂、废润湿液、废擦机布、废胶、废光油、
活性炭、废催化剂、废机油等,以及其他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
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4.2.4 印刷过程中的噪声主要产生于生产设备(如印刷机、折页机、成型加工设备、装订联动线、复
合机等)和辅助生产设备(如引风机、空压机、水泵、气泵等)的运行。
5 污染预防技术
5.1 大气污染预防技术
5.1.1 原辅材料替代技术
5.1.1.1 植物油基胶印油墨替代技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可吸收性材料的平版印刷工艺。植物油基胶印油墨以植物油脂作为连结料,加以
颜料、水和一些助剂等原料配制而成。连结料通常包括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红花籽油
和柯罗纳油等,主要是大豆油。植物油基胶印油墨分为热固轮转、单张纸和冷固轮转三种,热固轮转植
4
物油基胶印油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5%单张纸或冷固轮转植物油基胶印油墨 VOCs 质量占
应小于等于 2%。采用植物油基胶印油墨替代矿物油基胶印油墨,可减少油墨 VOCs 产生量。
5.1.1.2 /醇润湿液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平印刷工艺其中无醇润湿液替代技术适用于书刊、报纸及本册等的平版印刷工艺
采用无/低醇润湿液替代传统润湿液(由润湿液原液和润湿液添加剂组成一般可减少润版工序 VOCs
产生量 50%~90%/低醇润湿液原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10%无醇润湿液不含添加剂,低醇
润湿液以乙醇或异丙醇作为添加剂,添加量应小于等于 2%
5.1.1.3 辐射固化油墨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平版、凸版及网版印刷工艺对标签、票证、纸包装、金属罐等的印刷不适用于对
接接触食品的产品的印刷。辐射固化油墨借助于紫外光(UV)和电子束等辐射照射,使油墨内的连
料发生交联反应从而由液态转变为固态。采用辐射固化油墨替代溶剂型油墨,VOCs 产生量一般可减
80%以上应用较普遍的为 UV 固化油墨,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2%采用汞灯和紫外发光
二极管(LED-UV)等作为紫外光源照射时会产生臭氧,采用 LED-UV 产生的臭氧较少
5.1.1.4 水性凹印油墨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塑料表印、塑料轻包装及纸张凹版印刷工艺。水性凹印油墨由水溶性连结料、颜料、
水、辅助有机溶剂以及助剂等组成,辅助有机溶剂一般为醇类和醚类。水性凹印油VOCs 质量占比应
小于等于 30%。采用水性凹印油墨替代溶剂型凹印油墨,VOCs 产生量一般可减少 30%~80%。水性油
墨的印刷性能、附着性能、应用于薄膜基材的印刷品质目前仍低于溶剂型油墨。
5.1.1.5 水性凸印油墨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纸包装、标签、票证、塑料包装、铝罐等的凸版印刷工艺。水性凸印油墨由连结料、
颜料、水以及助剂等组成。水性凸印油墨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10%,采用水性凸印油墨替代溶
剂型凸印油墨,VOCs 产生量一般可减少 80%以上
5.1.1.6 水性胶粘剂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方便面包装袋、膨化食品包装袋等轻包装制品的覆膜工序,以及纸包装的复合工序。
水性胶粘剂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由基料、固化剂、促进剂、交联剂、填料以及助剂等组成,基料类型主
要包括水性聚醋酸乙烯酯、水性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等。水性胶粘剂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5%
采用水性胶粘剂替代溶剂型胶粘剂,VOCs 产生量一般可减少 90%以上
5.1.1.7 水性光油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书刊、画册、食品包装、药品包等纸张印刷的上光工艺。水性光油由丙烯酸树脂乳
液、水、助剂以及微粒石蜡等组成。水性光油VOCs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3%采用水性光油替代溶剂型
光油,VOCs产生量一般可减少90%以上。
5
5.1.1.8 UV 光油替代技
该技术适用于纸张及金属的上光工艺,不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产品的上光。UV 光油借助于紫
光照射,使光油内的连结料发生交联反应,从而由液态转变为固态。UV 光油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
3%,采用 UV 光油替代溶剂型光油,VOCs 产生量一般可减少 90%以上。
5.1.2 设备或工艺革新技术
5.1.2.1 自动橡皮布清洗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平版印刷橡皮布的清洗工序在印刷机上安装自动橡皮布清洗装置,使装置中无纺
布或毛刷辊与橡皮滚筒表面的橡皮布接触并高速摩擦,达到清洗橡皮的目的。与人工清洗相比该技
术清洗剂使用量一般可减30%以上,同时可减少废清洗剂及废擦机布等危险废物的产生,缩短清洗时
间,提高生产效率。
5.1.2.2 零醇润版胶印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报纸、书刊、纸包装等的平版印刷工艺。通过改造平版印刷机的水辊系统(由计量辊、
串水辊、靠版水辊及水斗辊组成),以实现不含VOCs的润湿液替代传统润湿液。该技术可避免润版工
VOCs产生,并有效减少润版废液的产生。采用该技术需投入印刷机水辊系统的一次性改造费用及
定期更换水辊的运行费用。
5.1.2.3 无水胶印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书刊、签等的平版印刷工艺。采用表面为不亲墨硅橡胶的印版、专用油墨和控温系
统来实现印刷。该技术无需润版,避免润版工序VOCs及润版废水的产生。该技术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
油墨传输过程需要冷却处理。采用该技术需使用专用的冲版机、版材及油墨,成本与有水印刷相比有所
升高。
5.1.2.4 无溶剂复合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印工业的复合工序。该技术使用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通过反应固化将不同基材粘
结在一起,获得新的功能性材料无溶剂聚氨酯胶粘通常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类。塑复合工序常
采用单组分胶粘剂,软包装复合工序常采用双组分胶粘剂。该技术仅在清洗胶辊、混胶部件时使用少量
VOCs原辅材(通常为乙酸乙酯。与 干式复合技术相比,技术VOCs产生量一般可减少99%上。
该技术在水煮和高温蒸煮类软包装产品中的应用不成熟。
5.1.2.5 共挤出复合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印工业的复合膜生产工序。该技术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挤出机,将不同品种的树脂
从一个模头中一次挤出成膜,在工艺过程中不使用胶粘剂等含VOCs原辅材料,可减少VOCs的产生量
该技术只能用于热熔塑料与塑料的复合,其产品的原材料组合形式相对较少,适用范围较小。
6
5.2 水污染预防技术
5.2.1 冲版水过滤循环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平版印刷制版工序产生的冲版废水的回用。通过加装过滤装置实现冲版水的循环回用,
可减少冲版新鲜水用量95%以上,并可减少冲版废水产生量95%以上。
5.2.2 润湿液过滤循环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平版印刷润版工序所使用润湿液的回用。通过加装过滤装置实现润湿液的循环回用,
可减少润版新鲜水用量90%以上,并可节省润湿液原液用量40%~50%
5.3 固体废物污染预防技术
5.3.1 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
也称CTP制版技术,适用于平版印刷的制版工序。该技术无需胶片制作及传统晒版工序,传统分
色胶片制版技术相比,可大幅减少显影废液及定影废液的产生。
5.3.2 废显影液浓缩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平版印刷制版工序废显影液的减量化处理。平版制版工序中产生的废显影液,通过中
和絮凝、压滤、电解等工艺,进行净化、分离与浓缩处理,可减少废显影液产生量50%以上。
6 污染治理技术
6.1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6.1.1 一般原
6.1.1.1 应加强对印刷生产工艺过程废气的收集,减少 VOCs 无组织排放。VOCs 无组织废气的收集
和控制应符合 GB 37822 要求,废气收集技术可参考附录 D
6.1.1.2 溶剂型凹版印刷、溶剂型凸版印刷、干式复合及涂布的烘干工序产生的有组织废气,宜采用
减风增浓技术,以减小废气排风量、提高废气污染物浓度、降低末端治理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6.1.1.3 采用燃烧法 VOCs 治理技术产生的高温废气宜进行热能回收。
6.1.2 吸附VOCs 治理技术
该技术利用吸附剂(活性炭、活性碳纤维、分子筛等)吸附废气中的VOCs污染物,使之与废气分
离,简称吸附技术,主要包括固定床吸附技术、移动床吸附技术、流化床吸附技术、旋转式吸附技术。
印刷工业常用的吸附技术为固定床吸附技术和旋转式吸附技术
7
6.1.2.1 固定床吸附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及干式复合工艺废气的治理。附过程中吸附剂床层处于静止状
态,对废气中的VOCs污染物进行吸附分离。印刷工业一般使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应根据污染物处理
量、处理要求等定再生或更换吸附剂以保证治理设施的去除效率。入口废气颗粒物浓度宜低于1 mg/m3
温度宜低于40 ℃,相对湿度RH低于80%若废气中的污染物易在活性炭存在时发生聚合交联、
氧化等反应,不宜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该技术的技术参数应满足HJ 2026相关要求。活性吸附材
料通过解吸而循环利用,脱附的VOCs可通过冷凝技术进行回收或通过燃烧技术进行销毁。
6.1.2.2 旋转式吸附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工况相对连续稳定的凹版印刷、溶剂型凸版印刷及涂布工艺产生的无组废气或混合
废气收集后的预浓缩。吸附过程中废气与吸附剂床层呈相对旋转运动状态,对废气中的VOCs污染物
行吸附分离,一般包括转轮式、转筒(塔)式。印刷工业一般使用分子筛作为吸附剂,用于低浓度VOCs
废气预浓缩,附废气一采用催化燃烧蓄热燃烧术进治理。入口废气颗粒物浓度宜低于1
mg/m3温度宜低于40 ℃,相对湿度RH低于80%该技术的技术参数应满足HJ 2026的相关要求。
6.1.3 燃烧VOCs 治理技术
通过热力燃烧或催化燃烧的方式,使废气中的VOCs污染物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简称
燃烧技术,主要包括热力燃烧技术TO)、蓄热燃烧技术RTO)、催化燃烧技术CO)、蓄热催化
燃烧技术(RCO)。
6.1.3.1 热力燃烧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印铁制罐的涂布烘干工序废气的治理。该技术采用燃烧的方法使废气中的VOCs污染
物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技术产生的高温废气宜进行热能回收并用于烘干工序。该技术
VOCs去除效率通常可达95%以上
6.1.3.2 蓄热燃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溶剂型凹版印刷、干式复合及涂布工艺烘干废气的治理采用燃烧的方法使废气中
VOCs污染物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并利用蓄热体对燃烧产生的热量蓄积、利用印刷工业
采用的典型治理技术路线为“旋转式分子筛吸附浓缩+RTO”和“减风增+RTO”。印刷或涂布工艺
产生的无组织废气收集后,宜采用吸附技术进行预浓缩,再经RTO治理两室RTOVOCs除效率通
常可达90%以上,多室床式或旋转式RTOVOCs去除效率通常可达95%以上。非连续生产工况下或入
口废气浓度水平波动较大时,采用该技术治理废气的能耗会增加。中大型企业较适合采用该技术,通过
余热回用可减少运行费用。
6.1.3.3 催化燃烧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凹版印刷及溶剂型凸版印刷工艺废气的治理。在催化剂作用下,废气中的VOCs污染
物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该技术反应温度低、不产生热力型氮氧化物。印刷工业采用的典型

标签: #技术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1089—2020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Guidelineonavailabletechniquesof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forprintingindustry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20-01-08发布2020-01-08实施发9生态环境部i目次前言..................................................................................................................

展开>> 收起<<
HJ1089-2020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pdf

共25页,预览2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66文库网--作为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一直注重给大家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让知识分享变得简单、有价值;海量文档供您查阅下载,让您的工作简单、轻松而高效! 1.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2. 66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广大用户、作者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对下载的任何内容负责。 3. 广大用户、作者上传的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4. 本站不保证、不承担下载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分类:法规文献 价格:1库币 属性:25 页 大小:892.13KB 格式:PDF 时间:2024-06-05
/ 2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