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文本
下载此文档
加入vip,每篇下载不到2厘

WS_T 807-2022 临床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VIP免费
3.0 2024-06-05 0 0 667.55KB 25 页 1库币 海报
投诉举报
ICS
11.020
CCS
C 50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8072022
临床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系统的
性能验证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of clinical microbial culture, identification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systems
2023-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发 布
WS/T 8072022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风险评估 ........................................................................... 3
5 性能验证相关通用要 ............................................................... 4
6 细菌、真菌形态学检查的性能验证 ..................................................... 4
7 细菌、真菌分离培养的性能验 ....................................................... 7
8 细菌、真菌手工和自动化鉴定系统的性能验证 .......................................... 10
9 商品化药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 ...................................................... 13
10 分子 POCT 系统和部分感染免疫学试验的性能验 ...................................... 14
附录 A(资料性 常见标准菌株/质控菌株的培养与保存方法 ............................... 18
附录 B(资料性 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药敏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 19
附录 C(资料性 全自动微生物药敏检测系统性能验证示例 ................................ 21
WS/T 8072022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国家卫
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负责业务管理、
司负责统筹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医院/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上海市东方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河北省临床检验中心、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辉、胡继红、吴文娟、沈定霞、赵建宏、刘家云、胡云建、苏建荣、鲁炳怀、
孙宏莉。
WS/T 8072022
1
临床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查、培养、鉴定、药敏、分子即时检测等系统性能验证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医学实验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标准。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
WS/T 442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
WS/T 639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
WS/T 640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参考方法 reference method
一种无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可控,且准确清晰地描述了测定一个或多个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可用
于评估其他检测方法的性能。
3.2
比对方法 comparator method
用于评估新系统的方法,包括参考方法或已获得药监局批准的商品化方法。
3.3
接种物浓度 inoculum
接种于微生物检测系统的菌悬液中微生物的浓度,以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
per milliliterCFU/mL)表示。
3.4
标准菌株 reference strain
由菌种保藏机构保藏,遗传学特性得到确认和保证并可追溯的菌株。
3.5
性能验证 verification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确认微生物检测系统在用于患者标本及标本分离株检测之前能达到与制造商
说明书一致的性能。
3.6
能力验证 proficiency testingPT
利用实验室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ISO/IEC 17043, 3.7)。
注: 能力验证活动包括获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的能力验证计划,以及卫生系统权威机构提供的比对(实验室间质
量评价)。
3.7
准确度 accuracy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一致性接近程度。本标准用以描述准确鉴定同一待测菌的能力或准确确定
同一待测微生物/抗微生物药物组合敏感性结果的能力。
3.8
精密度 precision
WS/T 8072022
2
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相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示值或测得量值的一致程度。
3.8.1
可重复性 repeatability
在一组测量条件下,包括相同检测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相同地点
短时间内对同一或相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精密度。
3.8.2
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
在包括了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测量系统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或相似被测对象重复
量的精密度。
3.9
符合率 agreement rate
采用不同方法对同一待测物定性检测结果的一致程度,也称一致率。
3.10
定量限 limit of quantitativeLOQ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样品中待测组分能以规定的准确度(作为总误差或作为偏差和精密度的特
要求)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值。
3.11
检出限 limit of detectionLOD
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3.12
最低抑菌浓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在琼脂或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检测试验中,能抑制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3.13
分类一致性 category agreementCA
被评估的药敏方法与参考方法或比对方法相比判断结果为敏感、中介、剂量依赖性敏感和耐药的
一致性。
3.14
基本一致性 essential agreementEA
待测系统MIC值与参考方法或比对方法MIC值相差不超过1个对倍稀释度(细菌)或2个对倍稀释度
(酵母菌)。待评估方法为纸片扩散法时,不计算EA
3.15
极重大偏差 very major discrepancyVMD
待评估的药敏系统检测为敏感,而现有商品化检测系统检测为耐药,即假敏感。
3.16
极重大误差 very major errorVME
待评估的药敏系统检测为敏感,而参考方法检测为耐药,即假敏感。
3.17
重大偏差 major discrepancyMD
待评估的药敏系统检测结果为耐药,现有商品化检测系统检测为敏感,即假耐药
3.18
重大误差 major errorME
待评估的药敏系统检测结果为耐药,而参考方法检测为敏感,即假耐药
3.19
小偏差 minor discrepancyMD
待评估的药敏系统将现有商品化检测系统的中介判为敏感或耐药、或者将耐药或敏感判为中介。
3.20
小误差 minor errorME
待评估的药敏系统将参考方法的中介判为敏感或耐药、或者将耐药或敏感判为中介
WS/T 8072022
3
3.21
专家系统 expert system
提示非典型或异常药敏结果的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的分析软件
3.22
即时检测 point-of-care testingPOCT
亦称近患检验Near-patient testing在患者附近或其所在地进行的其结果可能导致患者的
处置发生改变的检验。
3.23
临界值 cut-off value
作为判断特定疾病、状态或被测量存在或不存在的界限的数值或量值。
3.24
正确度 trueness
多次重复检测所得量值的平均值与一个参考量值间的一致程度通常用“偏倚”表达,是对系统误
差的衡量。
4 风险评估
4.1 风险评估是评估危害发生的概率和危害严重程度。风险评估应考虑到错误结果、结果延迟、结
缺失或治疗延误的风险。
4.2 错误检测结果带来的风险
新检测系统未执行全面验证方案或现有系统部分改变时未执行部分验证方案,可能造成鉴定错误
药敏检测错误等从而给患者带来一定风险,详见1错误结果带来的风险因致病菌种类或菌种/药物
组合而异,如漏检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假敏感)所带来的风险较将大肠埃希菌氨苄西林报
告为假耐药更为严重。当错误结果带来的风险较高时,实验室应增加附加检测试验
1 微生物检测系统错误结果所带来的风
项目
错误检测
风险
形态学检查
将革兰阴性菌报告为革兰阳性菌
将革兰阳性菌报告为革兰阴性菌
致临床选用抗菌药物错误
未检测到标本中的可疑致病菌
漏检,延误患者治疗时机,严重者可引发传
播风险,如结核分枝杆菌
分离培养
培养基、血培养或培养条件不能检出可能致病菌
漏检,延误患者治疗
接种物浓度不足或过量
定量培养判读错误
细菌鉴定
将定植菌、非致病菌报告为致病菌
1.干扰医生诊断
2.不必要的抗菌药物治疗
仪器错误鉴定细菌
引向错误治疗方向
质谱仪器:
1.数据库未覆盖待测菌
2.自建数据库错误鉴定待测菌
1.菌种鉴定错误
2.引向错误治疗方向
3.出现防控漏洞
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血清学检测:
1.不能检出沙门菌属/志贺菌属
2.不能准确分型
1.漏检,延误传染病防治时机
2.错误发放分型结果
药敏检测
仪器错误报告MICS/I/SDD/R
产生VMEME
误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
没有折点的细菌报告S/I/SDD/R
误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及剂量
天然耐药的药物常规检测,且检测结果为敏感
误导医生选错抗菌药物
体外测试敏感,体内无效的药物
误导医生选错治疗方案
感染免疫学定性/
定量检测
未检测到标本中的可能致病菌
漏检
延误治疗时机
方法学干扰因素等阴性标本检出结果为阳性
引向错误治疗方向
分子POCT检测
检出限未达标不能检出可疑致病微生物或耐药基因
漏检致病菌或耐药菌
延迟临床选用药物及延误治疗时机
WS/T 8072022
4
1 微生物检测系统错误结果所带来的风险(续)
项目
错误检测
风险
阴性标本检出结果为阳性
引向错误感染病防治方向
注: Ssusceptible,敏感;IIntermediate中介;SDD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剂量依赖性敏感;R
resistant,耐药。
4.3 验证样品量、样品类型带来的风
验证样品量或验证类型不足带来的风险包括:
a) 分离培养系统标本多样性不足,不能准确判断相应标本各类目标菌种的分离概率。
b) 培养、鉴定系统入选菌种或标本多样性不足,不能鉴定同一属细菌亲缘关系近的菌种;对于少
见菌、不常见菌可能造成漏检或错误鉴定。
c) 验证药敏检测系统时,不覆盖耐药或中介的菌株或折点附近的菌株,可能产生较高的 VMEME
d) 选用的菌株均是MIC 或高 MIC 值的菌株,易造成系统验证结果偏差。
5 性能验证相关通用要
5.1 性能验证应在以下情况下执行,具体不同的检验项目见本标准各章条内容。
性能验证应在以下情况下执行:
a) 检验程序常规应用之前。
b) 任何严重影响检验程序分析性能的情况发生后,应在检验程序重新启用前对受影响的性能
行验证。
5.2 验证后的质量保证
常规使用期间为能满足检验结果的预期用途,可基于检验程序的稳定性利用日常工作产生的检
验和质控数据,定期对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a) 持续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
b) 能力验证(PT/室间质评不适用时,采用替代方法,应至少每半年评估一次准确度。
c) 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测试:定期评估人员的检测能力,如培训新出现的耐药表型、分类学变化和
折点的更新等。
d) 仪器和软件维护:检测到仪器和软件的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跟踪评价纠正措施
e) 按照制造商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年度评估。
f) 异常结果的再审核:药敏专家系统鉴定的异常结果应进行其他确认试验确认后的异常结果
(如新的耐药表型)应及时上报负责人。
6 细菌、真菌形态学检查的性能验
6.1 染色方法的性能验证
6.1.1 验证时
实验室使用新的染色方法前、更换厂家或品牌后应进行性能验证。
6.1.2 验证菌
实验室常用的细菌、真菌形态学显微镜检查项目有: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尼法、荧光法)弱抗
酸染色、墨汁染色、真菌钙荧光白染色、乳酸酚棉蓝染色和六胺银染色等。标准菌株、QC菌株或经
确鉴定(如质谱或DNA序列分析确定)的临床菌株均可用于染色方法的性能验证。常用染色方法性能验
证所使用的菌种及性能特点见表2
每项染色应至少选择5菌,包括不同染色性能和形态特征的菌株。
WS/T 8072022
5
2 常用染色方法性能验证所使用的菌种及性能特
染色方法
验证用菌株
性能特点或结果解
革兰染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染色阳性,呈紫蓝色
大肠埃希菌
革兰染色阴性,呈粉红色
抗酸染色
(萋尼法、荧光法)
分枝杆菌属(快生长分枝杆菌或灭活后的
结核分枝杆菌)
萋尼法抗酸染色阳性,呈红色
荧光法抗酸染色阳性,呈亮黄色
大肠埃希菌
萋尼法抗酸染色阴性,呈蓝色
荧光法抗酸染色阴性,无颜色
弱抗酸染色
诺卡菌属
弱抗酸染色阳性,呈红色
大肠埃希菌
弱抗酸染色阴性,呈蓝色
墨汁染色
新型隐球菌(脑心浸液培养物)
黑色背景下可见酵母样孢子周围有明亮的荚膜
白念珠菌
黑色背景下未见明亮的荚膜
真菌钙荧光白染色
白念珠菌
真菌的菌丝及孢子均呈亮蓝色,结构清晰明显
大肠埃希菌
呈弱蓝色荧光
乳酸酚棉蓝染色
丝状真菌(如曲霉菌属)
真菌染成蓝色,孢子及菌丝结构清晰
六胺银染色
肺孢子菌六胺银染色既往阳性标本或白念
珠菌
肺孢子菌,包囊壁应呈棕黑色,圆形或椭圆形
真菌孢子和菌丝染成棕黑色
6.1.3 验证前准备工作
菌株要求:验证用细菌、真菌或分枝杆菌等应在相应培养基上复苏、传代后,使用新鲜(对数生
期)的纯菌落。
人员要求:所有从事涂片染色镜检的工作人员均需接受各种染色方法标准操作的培训,且需进行
色力检查。
6.1.4 验证方
6.1.4.1 验证过
由本岗位人员进行菌株传代、菌落涂片、染色和镜检,填写性能验证记录表,明确记录各种染色
法的实际性能特点。
6.1.4.2 可接受标准
若全部菌株符合预期染色性能特点,则验证通过。
6.2 显微镜检查的性能验
6.2.1 验证时
检验程序常规应用之前。任何严重影响检验程序分析性能的情况发生后应在检验程序重新启用
对受影响的性能进行验证。现用检验程序的任一要素(仪器、染液等)变更,应重新进行验证。
6.2.2 验证标
6.2.2.1 验证标本的类型
所有标本及容器应当作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应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操作(参GB 19489
WS/T 442)。优先使用已知结果的留样标本,不可获取时可采用模拟标本。各种检查项目的标本类型:
a) 革兰染色适用于除血液、导管、粪便、喉部标本外的各种标本
b) 抗酸染色适用于除血液和导管外的各种标本。
c) 弱抗酸染色主要适用于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脓液等标本。
d) 墨汁染色用于脑脊液标本
e) 真菌钙荧光白染色用于除血液、导管外的各种标本。
f) 六胺银染色主要用于呼吸道和组织标本。
g) 乳酸酚棉蓝染色适合丝状真菌培养物
6.2.2.2 验证标本的数量
WS/T 8072022
6
每项检查至少选5份标本进行验证,各染色项目对标本选择的要求如下:
a) 革兰染色:应覆盖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未查见细菌等结果的标本
b) 抗酸染色、弱抗酸染色、墨汁染色:应覆盖各种染色阳性、阴性结果的标本。
c) 真菌钙荧光白染色:应覆盖真菌孢子、真菌丝、假菌丝、未查见真菌等结果的标本
d) 乳酸酚棉蓝染色:应覆盖丝状真菌(如曲霉菌属)的标本。
e) 六胺银染色:宜覆盖肺孢子菌的标本
6.2.3 验证前准备工作
设备要求:细菌、真菌形态学检查涉及的设备如普通离心机、细胞离心机、自动染片机、显微镜
均需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及例行校准,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
人员要求见本标准第6.1.3条。
6.2.4 验证方
6.2.4.1 验证过
由本岗位人员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及结果报告,由专人进行结果统计评价检测结果与留(模
拟)样品之间的符合率。
6.2.4.2 样品的制备要求
所有样品的制备均需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适合直接涂片的临床标本应挑选脓性或带血部分涂成
均匀薄片。尿液、胸腹水等体液标本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肺泡灌洗液无色透明的脑脊液等用细胞
心机离心制片。
6.2.4.3 结果报
6.2.4.3.1 镜检观察视野的要求
痰涂片质量评估需低倍镜下观察最少2040个视野。萋尼法抗酸染色若阴性需观察油镜下300个视
野,报告1+时至少观300个视野报告2+至少观察100个视野,3+4+时至少观察50个视野。荧光法抗
酸染色若阴性需观察50视野,报告2+至少观50个视野,3+及以上的阳性结果至少观察20个视野。
6.2.4.3.2 数量的报告
数量的报告如下
a) 革兰染色细菌半定量报告01/油镜,1+25/油镜2+630 /油镜,3+;>30
/油镜,4+。痰涂片标本应计算有细胞视野的细胞平均数量,分别记录低倍镜下鳞状上皮细
胞、多形核白细胞的数量,评估痰标本质量是否合格(若多形核白细胞数量25 /LPF,鳞
状上皮细胞数量10 /LPF,即痰标本质量合格)。
b) 萋尼法抗酸染色观察 300 个视野(油镜)若未发现抗酸杆菌,报告抗酸杆菌阴性;18条抗
酸杆菌/300 视野,报告抗酸杆菌数量(若 12条抗酸杆菌/300 视野,不确定,需重复试验)
19/100 视野,报告抗酸杆菌 1+19/10 野,报告抗酸杆菌 2+19/视野,
报告抗酸杆菌 3+;>9/每视野,报告抗酸杆菌 4+
c) 荧光法抗酸染色观察 50 个视野(高倍)若未发现抗酸杆菌,报告荧光染色抗酸杆菌阴性;1
9/50 视野,报告荧光染色抗酸杆菌数量;1049 /50 视野,报告荧光染色抗酸杆菌 1+
19/1 视野,报告荧光染色抗酸杆菌 2+1099 /1 野,报告荧光染色抗酸杆菌 3+
100 条及以上/1 视野,报告荧光染色抗酸杆4+
6.2.4.3.3 形态学描述
形态学的描述如下:
a) 革兰染色:报告每种菌体的染色特征(阳性、阴性)形态(杆菌、球菌)排列(成对、
联、短链或长链等)。
b) 墨汁染色:描述菌体特征(出芽、荚膜等)。
c) 六胺银染色:描述肺孢子菌包囊特征(椭圆形或半月形包囊特征性圆括号样结构的囊壁)
WS/T 8072022
7
d) 其他真菌相关染色:描述真菌孢子、菌丝形态以及某些丝状真菌的产孢结构等。
6.2.4.4 可接受标准
半定量染色的结果偏差≤±1判断为结果一致。革兰染色、抗酸染色项目符合率应为100%;其他少
见染色项目符合率≥80%即合格。
6.3 自动化染片机的性能验证
6.3.1 验证时
自动化染片机在投入使用前应通过性能验证。仪器搬迁、仪器故障维修后、仪器更新升级、更换新
品牌的染液,应重新进行验证。
6.3.2 验证标本或菌株
自动化染片机的性能验证宜选择临床标本或菌株(标准菌株、QC菌株或经过明确鉴定的临床菌株)
进行性能验证。应满足:
a) 革兰染色适用于除血液、导管、粪便、喉部标本外的各种标本,至少 5份;菌株应覆盖革兰
性菌、革兰阴性菌,至少 5株。
b) 萋尼法抗酸染色适用于除血液和导管外的各种标本至少 5份;菌株应覆盖抗酸阳性菌、抗酸
阴性菌,至少 5株。
6.3.3 验证前准备工作
检查仪器状态,包括喷嘴、冲洗管路、容量、废液排空等是否符合要求。
6.3.4 验证方
6.3.4.1 验证过
留样标本同时制备两份;菌株选择生长对数期的纯菌落配制0.5麦氏单位菌悬液涂片两份,并分别
进行手工染色和自动化染片。
6.3.4.2 镜检与结果记录
分别记录各种菌株、各种标本分别在手工染色和自动化染片两种方法中的实际染色性状。
6.3.4.3 可接受标准
各标本或菌株染色结果与预期染色性能符合率为100%。
7 细菌、真菌分离培养的性能验证
7.1 培养基的性能验证
7.1.1 细菌、真菌分离培养常用培养基的性能验
7.1.1.1 验证时
培养基的性能验证应在首次启用新种类培养基前和更换厂家或品牌后。
7.1.1.2 验证用标准菌株和培养基
7.1.1.2.1 常用培养基性能验证所使用的标准菌株、性能特点及作用
将不同种属的细菌或真菌接种在相应培养基上,观察细菌或真菌的生长情况及性能特点进行培养
基的性能验证。若不能获得相应标准菌株时,可采用经过准确鉴定并且性能特点符合表3要求的质控
株或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性能验证。常见标准菌株/质控菌株的培养与保存见附A.1
摘要:

ICS11.020CCSC50W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807—2022临床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Performanceverificationofclinicalmicrobialculture,identificationand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systems2022-11-02发布2023-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WS/T807—2022I目次前言........................................................................

展开>> 收起<<
WS_T 807-2022 临床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pdf

共25页,预览2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66文库网--作为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一直注重给大家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让知识分享变得简单、有价值;海量文档供您查阅下载,让您的工作简单、轻松而高效! 1.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2. 66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广大用户、作者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对下载的任何内容负责。 3. 广大用户、作者上传的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4. 本站不保证、不承担下载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分类:法规文献 价格:1库币 属性:25 页 大小:667.55KB 格式:PDF 时间:2024-06-05
/ 25
客服
关注